第8章 反贫困政策

第8章 反贫困政策

ID:20457137

大小:239.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0-12

第8章  反贫困政策_第1页
第8章  反贫困政策_第2页
第8章  反贫困政策_第3页
第8章  反贫困政策_第4页
第8章  反贫困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8章 反贫困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反贫困政策第一节贫困、贫困理论和贫困问题一、什么是贫困二、贫困的测量三、关于贫困的各种理论四、贫困:世界性的问题一、什么是贫困(一)关于贫困的理解1、银行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在《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中,世界银行将贫困的内容加以扩展,认为贫困除了指物质的匮乏、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外,“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缺乏影响力。”2、英国的汤森(Townsend)之《英国的贫困:家庭

2、财产和生活标准的测量》:“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3、英国的奥本海默(Oppenheim)在《贫困真相》一书中认为:“贫困是反映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4、美国的劳埃德·雷诺兹(LloydG.Reynolds)在《微观经济学》一书中认为:“所谓贫困问题,是说在美国有许多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可以使之有起码的生活水平。”5、吴忠民认为贫困是指社会成员由于社会资源占有量的不足或获得社会资源机会的缺乏而导致的生活水准低下、发展机会

3、缺乏以及发展能力不足的一种生活状态。(二)多视角的贫困理解1、贫困应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所谓绝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相对贫困的衡量方法不同绝对贫困的衡量方法,它更多地强调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生存质量和水平的相互比较。2、贫困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贫困,而且涉及到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它不仅指最低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状态,而且指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状态。3、贫困还有客观贫困和主观贫困之分。客观贫困是指按照某种划分贫困的标准,某些人所处的贫困状态。主观贫困则是指某些人根据主

4、观判断,认定自己处于贫困状态。4、理解贫困时还要注意到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的联系。5、区分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二、贫困的测量贫困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分,贫困的测量也有绝对贫困的测量与相对贫困测量。(一)相对贫困的测量主要采用收入比例法。只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如政策和价值判断)确定一个相当于社会平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如50%或60%),就可以计算出人均的贫困线。其中,最常用的是国际贫困线法,即将贫困标准定在人均收入的1/2处。(二)相对贫困的测量1、建立贫困线的指标选择由于贫困概念最初和最核心的内容指的是经济收入不足导致的物质生活水准低下,因此,贫困研究中常选择一些与收

5、入相关的指标来划分贫困线。这主要包括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福利、热量和完全收入,比较常用的是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绝大多数国家都使用可支配收入作为制定贫困线的基础标准。可支配收入通常包括工资(薪水)、经营收入、政府提供的现金收入(如各种津贴)和其他收入(包括投资、存款、出租房屋、购买股票、他人馈赠等取得的收入)。2、测量单位建立贫困线的测量单位通常有三种:个人、核心家庭和住户。各国在制定贫困线时,通常采用住户(即家庭)作为测量单位,以个人为测量单位的做法有时也被采用。3、测量时间国际上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和周。一般说来,贫困线划定的时期越短,越能准确地反映贫困的状

6、况。4、建立贫困线的方法(绝对贫困线的方法)测量表.doc三、 关于贫困的各种理论1、个体主义贫困观2、贫困结构论(1)  二元劳动市场论(2)福利制度论(3)制度论3、贫困功能论4、贫困文化论5、贫困处境论6、社会排斥理论四、贫困:世界性的问题(一)发达国家贫困问题的特点和反贫困政策1、特点:(1)相对贫困问题突出(2)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3)贫困的主体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阶层性比较明显。(4)形成了独特的贫困文化2、发达国家的反贫困政策(1)是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贫困的社会基础。(2)为穷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其中最基本的是提供就业机会

7、(3)通过社会再分配使穷人能够合理地分配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即为穷人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服务。(二) 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特点1、贫困者经受绝对贫困问题和相对贫困的双重困扰2、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共存(三)国际发展目标到2015年,达到1、生活在极低收入状态中的贫困人口减少一半。2、保证普及小学教育3、到2005年消除小学和中学的性别歧视;4、使婴儿和儿童死亡率下降2/3;5、使母亲死亡率下降3/4;6、保证普遍享有生死健康服务;7、到2005年所有国家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到2015年扭转环境资源遭到破坏的问题。为此,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又提出实现消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