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青年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xx县青年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ID:20478959

大小:5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2

上传者:U-991
xx县青年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xx县青年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xx县青年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xx县青年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xx县青年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县青年就业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XX县青年就业情况调研报告就业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为了解XX县青年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我们对XX县城的青年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一、XXS•青年就业现状XX县是一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小县,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369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270元。xx县国土面积894平方公里,人口24万。劳动力约10.968万人,其中县城内18—35周岁的青年劳动力1301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1%,就业人数10928人,就业率达84%,在已就业的青年人群中,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人微乎其微;工业产业等从业的青年人数约为1040人,占青年总人数8%;从事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城镇青年人员约5400人,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约1300人;有条件在家自主创业的青年约980人,占就业青年总数的9%;行政事业单位就业青年约3600人,占就业青年总数的33%。由于xx县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很多青年为实现就业,走出家门寻求生计,全县每年外出城镇青年劳动力约为3900余人,占青年 劳动力总数30%。还有部分选择在家待业、待岗,全县青年劳动力失业一年以上的约170人,占青年劳动力总数的1%,其中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约50人,占失业青年总人数的29%。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近年来,我县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失业人数居高不K,和以下一些因素有关。(一)就业观念陈旧。据调查,我县一些青年就业期望过高,认为工作分三六九等,特别是读书人就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否则宁愿失业在家。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位XX人学英语专业的学生,从2004年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备战公务员考试,据他所言考上公务员是他唯一的0标。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在对待就业择业的问题上,很多人依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陈旧观念,总想着能端上铁饭碗,一劳永逸。因此在择业上首选行政事业单位,不惜一切代价报考行政或事业单位的青年人大有人在。例如,2007年星子县乡镇公务员招考比更是达到了1100:17的超高纪录。对于一些社会比较急需的就业岗位,例如一些临时性、季节性、脏苦累等工作,则较少被青年人尤其是大中专院校毕业青年所选择。(二)职业技能短缺。XX县近两年工业园引进不少工业企业,为我县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在企业用工上,本县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青年却不多,出现了高要求,低素质,高学历、低水平的尴 尬。在企业用工调查问卷中,当问及青年工人欠缺什么时,企业主回答技能短缺占被调查人数的58%。还有xx县xx造船厂和xxx有限公司等企业,除了普通工人聘用本地人以外,其它高级技术人才90%以上是外地人员。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过去大多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在校学习的目的并不明确,只为一纸文凭。另一方面是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不够。共同导致了企业技工岗位空缺,青年劳动力大量闲置,无法就业。(三)就业信息不畅。对本县就业的50名青年询问“你认为最有效的就业途径是什么”时,冋答依靠父母朋友帮助就业的占50%,自己到用人单位应聘的占30%,通过上网等其它方式的占20%,回答通过人冰市场的为0!就xx县目前情况来看,全县尚无一家正式的民间职业中介机构。县内一些小型企业、单位需求人才就只能靠UU相传或者亲友介绍形式进行,因此社会知晓面窄。而县外的人才需求信息更是难以传达。另外一些大型企业或单位的用工则多数在省市一级的劳动力市场或在互联网上发布用工信息,致使许多外地劳动力进入我县就业市场,导致了本县劳动力不知本县就业信息,劳动力闲置,外地劳动力抢占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四)就业市场狭窄。我县是一个经济基础和对薄弱的小县,经济不发达,就业岗位相对短缺。虽然近年来,温泉的开发,扩展了就业市场,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县青年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县 工业企业不发达,缺乏能够大规模容纳劳动力的大型企业。部分青年有志于选择自主创业,但这种择业方式受到多种条件制约,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极其有限的。而要想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就职门槛较高,同时部门单位招录考试条件奇高,使得一些有业务专长的人j被拒之门外。三、对策及建议(一)引导青年转变择业观。(青年就业意愿调查结果图示)从以上图示可以看出,我县青年就业选择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所以政府应加强对青年正确的职业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克服依赖心理,转变就业观念。引导青年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就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劳动者本人有一定收入,就算就业。比如大屮专毕业生不是以去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只要学有所用,能充分发挥特长就能成就事业。引导青年树立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和弹性就业也是就业的新观念。这样,就业的路子就能够 越走越宽广。(二)建设就业信息平台。我县是各县市区中唯一一个没就业信息平台的县,这也是阻碍我县青年就业的瓶颈。建设就业信息平台,首先应该初步建立劳动力市场,使大量用工信息得以发布,同时也为青年提供了大量可以选择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其次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对劳动力和就业情况进行登记,一是便于本县就业安置,二是可以大量获取县外用工信息。再次要相关部门加强与大型工矿企业和大型酒店餐饮业加强沟通,及时获取流动的用工信息,使劳动力流动不出现断档。(三)加大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在关于贵单位青年劳动力最欠缺的是什么的问题调查中,我们得到如K回答情况:吃苦精祌上进心知识水平劳动技能团队合作精祌沟通能力行政单位36242事业单位3252企业单位614745在走访的以上行政、事业、企业各10家单位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10家事业和企业单位中,就有超过半数的单位反应青工劳动技能短缺。所以政府应帮助需要就业的青年群体提高职业技能,以适应现代企业要求。这就要求:一是要从我县实际出发,利用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投入必要的师资力量与之共同经营,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培训基地。二是加强与相关企业,特别是有一定能力的大中型企业的沟通联系。让企业参与青年职业技能培训,改变以往僵化的培训 模式,让学有所成的青年技工提前上岗,形成互赢的激励机制。三是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联系,在一些高精尖等高新技术培训领域,可以委托上级主管部门及市甚至省级职业技能学校帮助完成。(四)保障青年就业机会。2007年都昌县在网上公布了265名教师资格考试招考公告。这里都昌县附加了一个条件:要求都昌县本地户口!正是这个限制,该县摒除外来竞争,为本县扎扎实实地解决了200余个就业岗位。庐山区教师招考也紧随其后,将其它县市区人员拒之门外。而在我县,2005年招录除公安系统外的15名公务员,只有3名本县人,2006年这个比例就更小了,2007年招录的17名乡镇公务员中仅有一人是u本地人。所以政府及部门在招聘招考中,除了公开公正,阳光运作,杜绝喑箱操作,同时也应该仿效都昌、庐山区,附加一些保障本地青年就业机会的条件,切实缓解本县青年就业压力。如:本县各事业单位招聘、招考尽量不走公务员招考的途径,而选择本县范围内招考,并附加限星子县本地户口的条件。(五)积极扩展就业市场。对就业而言,解决的根本之道最终还是在于就业市场的扩展。如何扩展就业市场我认为:一是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象U造船厂这样的大型工业企业,同时壮大工业产业,不断实现分工细化,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继续做强旅游产业。我县旅游业这几年的发展带来旅游从业人员的剧增,2001年我县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仅为300-400人,而至2006年年底,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到4800余人。这其中青年就业人数占总人 数的83%。旅游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我县旅游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⑻,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三是引导青年自主创业,鼓励青年创办小型企业和其他各种经营形式的经济组织,自己创造就业岗位。四是降低部分事业单位准入门槛,支持一些出现人才断层的事业单位实行开放性聘用,让许多有业务专长的大中专毕业生有业可就。在2005年我县水利部门的公务员招考中,因为对专业和学历要求较高,导致招考计划落空。与之相反的是县教育部门招聘教师,由于准入条件放低,报考人数每年都在攀升。据统计,2003年报考我县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人数为79人,2004年97人,至2006年猛增至230余人。某县青年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就业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为了解XX县青年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我们对XX县城的青年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一、XX县青年就业现状XX县是一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小县,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369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270元。xx县国土面积894平方公里,人口24万。劳动力约10.968万人,其屮县城内18—35周岁的青年劳动力1301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1%,就业人数10928人,就业率达84%,在已就业的青年人群中,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人微乎其微;工业产业等从业的青年人数约为1040人,占青年总人数8%; 从事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城镇青年人员约5400人,具有大屮专以上学历的约1300人;有条件在家自主创业的青年约980人,占就业青年总数的9%;行政事业单位就业青年约3600人,占就业青年总数的33%。由于XX县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很多青年为实现就业,走出家门寻求生计,全县每年外出城镇青年劳动力约为3900余人,占青年劳动力总数30%。还有部分选择在家待、Ik、待岗,全县青年劳动力失业一年以上的约170人,占青年劳动力总数的1°%,其中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约50人,占失业青年总人数的29%。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近年来,我县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和以下一些因素有关。(一)就业观念陈旧。据调查,我县一些青年就业期望过高,认为工作分三六九等,特别是读书人就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否则宁愿失业在家。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位u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从2004年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备战公务员考试,据他所言考上公务员是他唯一的H标。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在对待就业择业的问题上,很多人依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陈旧观念,总想着能端上铁饭碗,一劳永逸。因此在择业上首选行政事业单位,不惜一切代价报考行政或事业单位的青年人大宥人在。例如,2007年星子县乡镇公务员招考比更是达到了1100:17的超高纪录。对于一些社会比较急需的就业岗位,例 如一些临时性、季节性、脏苦累等工作,则较少被青年人尤其是大屮专院校毕业青年所选择。(二)职业技能短缺。XX县近两年工业园引进不少工业企业,为我县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在企业用工上,本县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青年却不多,出现了高要求,低素质,高学历、低水平的尴尬。在企业用工调查问卷中,当问及青年工人欠缺什么吋,企业主回答技能短缺占被调查人数的58%。还有xx县xx造船厂和xxx有限公司等企业,除了普通工人聘用本地人以外,其它高级技术人才90%以上是外地人员。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过去大多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在校学习的目的并不明确,只为一纸文凭。另一方面是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不够。共同导致了企业技工岗位空缺,青年劳动力大量闲置,无法就业。(三)就业信息不畅。对本县就业的50名青年询问“你认为最有效的就业途径是什么”时,回答依靠父母朋友帮助就业的占50%,自己到用人单位应聘的占30%,通过上网等其它方式的占20%,回答通过人才市场的为0!就xx县目前情况来看,全县尚无一家正式的民间职业中介机构。县内一些小型企业、单位需求人才就只能靠口口相传或者亲友介绍形式进行,因此社会知晓面窄。而县外的人才需求信息更是难以传达。另外•一些大型企业或单位的用工则多数在省市一级的劳动力市场或在互联网上发布用工信息,致使许多外地劳动力进入我县就业市 场,导致了本县劳动力不知本县就业信息,劳动力闲置,外地劳动力抢占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四)就业市场狭窄。我县是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小县,经济不发达,就业岗位相对短缺。M然近年来,温泉的开发,扩展了就业市场,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县青年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县T业企业不发达,缺乏能够大规模容纳究动力的大型企业。部分青年有志于选择自主创业,但这种择业方式受到多种条件制约,所能提供的就业阅位是极其有限的。而要想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就职门槛较高,同时部门单位招录考试条件奇高,使得一些有业务专长的人才被拒之门外。三、对策及建议(一)引导青年转变择业观。(青年就业意愿调査结果图示)从以上圖示可以看出,我县青年就业选择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所以政府应加强对青年正确的职业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解放 思想,兑服依赖心理,转变就业观念。引导青年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就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劳动者本人有一定收入,就算就业。比如大中专毕业生不是以去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只要学有所用,能充分发挥特长就能成就事业。引导青年树立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和弹性就业也是就业的新观念。这样,就业的路子就能够越走越宽广。(二)建设就业信息平台。我县是各县市区中唯一一个没就业信息平台的县,这也是阻碍我县青年就业的瓶颈。建设就业信息平台,首先应该初步建立劳动力市场,使大量用工信息得以发布,同时也为青年提供了大量可以选择的就业机会和尚位。其次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对劳动力和就业情况进行登记,一是便于本县就业安置,二是可以大量获取县外用工信息。再次要相关部门加强与大型工矿企业和大型酒店餐饮业加强沟通,及时获取流动的用工信息,使劳动力流动不出现断档。(三)加大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在关于贵单位青年劳动力最欠缺的是什么的问题调查中,我们得到如下回答情况:吃苦精神上进心知识水平劳动技能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行政单位36242事业单位3252企业单位614745在走访的以上行政、事业、企业各10家单位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屮10家事业和企业单位屮,就有超过半数的单位反应青工劳 动技能短缺。所以政府应帮助需要就业的青年群体提高职业技能,以适应现代企业要求。这就要求:一是要从我县实际出发,利用现宥的职业技术学校,投入必要的师资力量与之共同经营,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培训基地。二是加强与相关企业,特别是有一定能力的大中型企业的沟通联系。让企业参与青年职业技能培训,改变以往僵化的培训模式,让学有所成的青年技工提前上岗,形成互赢的激励机制。三是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联系,在一些高精尖等高新技术培训领域,可以委托上级主管部门及市其至省级职业技能学校帮助完成。(四)保障青年就业机会。2007年都昌县在网上公布了265名教师资格考试招考公告。这里都昌县附加了一个条件:要求都昌县本地户口!正是这个限制,该县摒除外来竞争,为本县扎扎实实地解决T200余个就业岗位。庐山区教师招考也紧随其后,将其它县市区人员拒之门外。而在我县,2005年招录除公安系统外的15名公务员,只有3名本县人,2006年这个比例就更小了,2007年招录的17名乡镇公务员中仅有一人是本地人。所以政府及部门在招聘招考中,除了公开公正,阳光运作,杜绝暗箱操作,同时也应该仿效都昌、庐山区,附加一些保障本地青年就业机会的条件,切实缓解本县青年就业压力。如:本县各事业单位招聘、招考尽量不走公务员招考的途径,而选择本县范围内招考,并附加限星•了县本地户U的条件。(五)积极扩展就业市场。对就业而言,解决的根本之道最终还是在于就业市场的扩展。如何扩展就业市场我认为:一是要继续加 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象XX造船厂这样的大型工业企业,同时壮大工业产业,不断实现分工细化,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继续做强旅游产业。我县旅游业这几年的发展带来旅游从业人员的剧增,2001年我县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仅为300-400人,而至2006年年底,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到4800余人。这其屮青年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83%。旅游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我县旅游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三是引导青年自主创业,鼓励青年创办小型企业和其他各种经营形式的经济组织,自己创造就业岗位。叫是降低部分事业单位准入门槛,支持一些出现人才断层的事业单位实行开放性聘用,让许多有业务专长的大屮专毕业生有业可就。在2005年我县水利部门的公务员招考中,因为对专业和学历要求较高,导致招考计划落空。与之相反的是县教育部门招聘教师,由于准入条件放低,报考人数每年都在攀升。据统计,2003年报考我县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人数为79人,2004年97人,至2006年猛增至230余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