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

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

ID:20503449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3

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_第1页
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_第2页
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_第3页
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_第4页
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目的探讨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两组群体的人格特质及其间的差异。方法采用16pf对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分别采取个体施测与团体施测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两组的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得分均未达平均水平,其中,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得分分别为20.23±3.93、20.36±4.05;流浪儿童的紧张性、忧虑性、敏感性、幻想性、敢为性等因素得分较高,流动儿童的忧虑性与紧张性得分较高,两组的聪慧性与独立性得分均较低,流浪儿童的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流浪男生的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流动男生,而感

2、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得分显著低于流动男生;流浪女生的敢为性及内外向性得分均显著高于流动女生。结论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并未得到健康发展,流浪儿童较流动儿童更为敏感,两组间,不同性别具有不同的差异表现。  【关键词】流浪儿童;流动儿童;人格;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  流浪儿童指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人或监护人,在外游离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据民政部统计,2010年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14.6万人次[1]。据我们的前期调查,流浪儿童外出流浪多数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缺乏关

3、心爱护、父母养育方式不当而致儿童主动脱离家庭、选择流浪。流动儿童是指6-16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具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依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14周岁及以下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即达1403万人[2]。农民工一般文化素质较低,进入城市后多从事劳动强度高、社会地位及保障程度低的行业[3],此类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  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其子女的人格特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4]。那么,处于不良的家庭环境与欠缺的家庭教

4、育背景下的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会有怎样的人格特质?主动脱离父母选择流浪于城市的流浪儿童与被动跟随父母生活在城市中的流动儿童,是否会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性别的儿童是否会在两组群体间有不一的差异?在本研究中,将对此类问题进行一一探索。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个体施测方式对某市救助保护机构所救助的15-17岁年龄段流浪儿童(剔除从小被拐卖及残障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共计90人,平均年龄为15.79±1.81岁,其中,男生59人,女生31人。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民工子弟学校九年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共发放

5、112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3份,问卷有效率为91.96%,其中,男生56人,女生47人;该组儿童平均年龄为15.92±1.63岁。  两组儿童的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不显著;两组儿童父母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教育水平、职业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采用刘梅二氏修订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16pf)[5]作为测量工具。16pf共有187题,以下面一些因素来评价个体的人格特征:16种基本人格因素,分别为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

6、、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4项次级人格因素类型,分别为适应与焦虑性(X1)、内外向性(X2)、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X3)、怯懦与果敢性(X4);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分别为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Y1)、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Y3)、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Y4)。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实测过程调查人员为苏州民康医

7、院精神科医生、社会工,均接受统一培训,并统一指导语。  1.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等。  2结果  2.1两组儿童的人格特质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后,基本及次级人格因素得1-3分为低分特征,8-10分为高分特征;应用预测人格因素中Y1平均值为22分,Y2平均值为55分,67分以上者表示应有所成就,Y3在72分及以下者表示创造力低,88分及以上者表示创造力强者的个性因素形成,93分以上者为高创造力表现,Y4平均值为

8、22分,27分以上者有成功的希望。  本研究结果见表1,流浪儿童与流动【】目的探讨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两组群体的人格特质及其间的差异。方法采用16pf对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分别采取个体施测与团体施测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两组的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得分均未达平均水平,其中,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得分分别为20.23±3.93、20.36±4.05;流浪儿童的紧张性、忧虑性、敏感性、幻想性、敢为性等因素得分较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