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抗浮底板均匀布置抗拔桩设计

地下室抗浮底板均匀布置抗拔桩设计

ID:20514068

大小:54.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1

地下室抗浮底板均匀布置抗拔桩设计_第1页
地下室抗浮底板均匀布置抗拔桩设计_第2页
地下室抗浮底板均匀布置抗拔桩设计_第3页
地下室抗浮底板均匀布置抗拔桩设计_第4页
地下室抗浮底板均匀布置抗拔桩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室抗浮底板均匀布置抗拔桩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下室抗浮底板均匀布置抗拔桩设计欧阳苏登(广东中山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03)【摘要】以某带两层地下室的高层办公楼的基础抗拔设计为例,运用PKPM和Y」K两个软件对其进行建模、计算、结果分析,阐述了地下室底板均匀布置抗拔桩的理论、建模计算及结果分析。【关键词】抗浮;抗拔PH;管桩布置;PKPM;YJK引言地下室抗浮的桩基础布置通常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只在墙柱下设置即抗压乂抗拔的桩基础;另一种是整个底板上小间距均匀布置,局部地方(独立柱基位置)适当调整。当抗浮水位较高,水浮力起控制作用时,第二种方案可降

2、低底板的配筋,乂可减小因个别抗浮桩失效而造成的局部破坏。1工程实例1.1工程概况广东省中山市某工程地上17层,地下2层,上部结构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地勘报告建议抗浮设计水位为-2.25m(室外地面最低点标高为-1.85m),负二层底板板面标高为-9.7m,板厚400mm及500mm,采用静压φ400PHC管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1200kN,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200kN,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岩层,抗浮时考虑车库顶板300mm厚的覆土重量。1.2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w的确定基础抗浮稳定性应符合下式:Gk+nR&

3、ge;KwS(Gk:建筑物自重及压重之和,S:浮力作用值,R:单桩抗浮承载力特征值,m抗拔桩的数量,Kw:抗浮稳定安全系数)除有可靠的监测数据或长期控制地下水位的措施外,基底抗浮设计水头高度值不应折减。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w—般取1.0〜1.05,若抗浮设计水位定在车库入U或周边地面低点,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w取1.0—般砬该是足够的,但若水位定在地面低点以下且地势没什么特殊的话,则标准水荷载乘以Kw后最好能达到水位定在室外地面低点标高的水荷载。这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因素:(1)把握不到桩的质量,管桩与承台的锚固及多节桩吋管桩接

4、头,特别是焊缝及端头板质量。(2)建模汁算时设的桩刚度不一定准确,若这个刚度差别太大而导致汁算差异,局部桩开始失效,有可能导致骨牌效应。故本工程的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w取1.05,此水头高度(1.05*(9.7-2.25+0.4)=8.25m)与水位定在室外地面点的水头高度(9.7-1.85+0.4=8.25m)一致。1.3预估抗拔桩布置间距1.3.1板跨中抗拔桩布置间距估算抗浮设计水位-2.25m,负二层底板板面标高为-9.70m,负二层底板厚h=400mm水头高度:-2.25-(-9.7)+0.4=7.85m,结构自重:

5、Glk=0.4x25(板自重)+0.8(面层)=10.8KN/m2浄水浮力:Fk=1.05x7.85x9.8-10.8=70KN/m2,φ400HPC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200KN抗拔桩布置间距a=(200/70)A0.5=1.7m1.3.2独立柱基位置可抵消的水浮力面积估算(取标准柱跨下的一根柱KZ1为例)模型不建入负二层底板,分以下两种工况计算:(1)正常使用工况作用下,读取柱底轴力最大标准值N=2885kN,柱下布置3φ400基础;(2)荷载只考虑结构自重、0.80kN的面层重量及300mm厚覆土,柱

6、底轴力标准值N=1400kN<,独立柱基下可提供的最大抗浮力为Gk+nR=1400+3x200=2000KN;考虑底板刚度有限,水浮力作用下独立柱基下的最大抗浮力不可能用尽,对其进行0.8折减;据第2.3.1知,净水浮力为70KN/m2;,估计可抵消的最大水浮力面积:S=2000*0.8/70=22.9m2o据以上2.3.1条及2.3.2条的计算,可初步在平面上布置抗拔桩。1.4建模计算1.4.1抗拔桩输入模型的方式笔者尝试用以下三种方式分别建模:(1)负二层底板建入在上部模型中,在负二层底板标准层中,以柱模拟抗拔桩输入模

7、型;(2)负二层底板建入在上部模型中,在负二层底板标准层中,以输入板间集中力模拟抗拔桩提供的抗拔力输入模型,目前PKPM不能输入板间集中力,YJK可以输入板间集中力;(3)负二层底板在基础模块输入,上部模型不建底板,抗拔桩在基础模块以桩的形式输入。底板的平面外刚度是变化的,跨中刚度小,支座刚度大,跨中的桩的抗浮力最大,并向支座逐渐减小,板在水浮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水浮力会部分释放到周边的柱基上,板起到平衡各桩受力的作用。经分析,第一种方式,输入柱模拟抗拔桩吋,即假定每个抗拔桩都是个固定点,不会发生位移,底板起不到平衡各桩的受

8、力,这样导致独立柱基下的拔出力很小,艽余桩拔出力大,所需抗拔桩多,不经济;第二种方式,将桩的抗拔承载力以板间集中力输入,即假定每个桩的抗拔力都用尽,然实际上由于板的刚度调节,每个桩的所受浮力不同,也不可能都用到,与实际受力有所不符;第三种方式,底板以“筏板+桩”的方式输入基础模型,软件按整体冇限元计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