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室底板抗浮设计

浅谈地下室底板抗浮设计

ID:20599655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4

浅谈地下室底板抗浮设计_第1页
浅谈地下室底板抗浮设计_第2页
浅谈地下室底板抗浮设计_第3页
浅谈地下室底板抗浮设计_第4页
浅谈地下室底板抗浮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地下室底板抗浮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地下室底板抗浮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也相对紧张,因此,地下工程的建设也非常广泛。在地下工程的设计最常见的是抗浮设计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地下室的抗浮设计进行探讨,对地下室抗浮计算和方案制定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一归纳总结,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抗浮计算;荷载计算;抗浮方案;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用地相对紧张,建筑物朝着高、大、深、重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需要,地下车库、地下室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地下室等地下建筑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就是地下结构物的防水与抗浮问题,埋深较大的地下

2、室抗浮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浮力的存在,会对地下结构及上部结构产生破坏,地下建筑物整体不均匀浮起,导致梁柱节点处开裂和底板破坏以及建筑物的倾斜等,如不进行抗浮设计,将给结构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解决地下室的抗浮问题引起工程师的广泛关注。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地上17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为52.0m,采用框剪结构。该工程有大片的一层地下车库,采用框架结构。主体采用静压预应力方桩基础加抗水板,地下车库采用独立基础加抗水板。地下车库与主体分缝,仅基础相连。该工程0.000相应于绝对高程为13.855。设计水位绝对高程为12.000,相当于-1.855;抗浮水位绝对

3、高程为13.150,相当于-0.705。6#楼地下室地面标高为-5.400(以下称为“地面一”),局部地面标高为-6.400(以下称为“地面二”),地下车库地面标高为-3.000(以下称为“地面三”)。  2地下室抗浮计算  2.16#楼主体结构抗浮方案初定  6#楼为高层建筑,建筑总重力远远大于水浮力,所以可以不考虑整体抗浮,只需要考虑局部抗浮,即需要考虑抗水板的配筋计算。抗水板是抵抗水浮力的构件,水浮力越大,抗水板配筋越大;抗水板上压重越大,抗水板配筋越小。因此,当时就有两种方案选择:方案一是将抗水板板面取到-6.400,即与地面二相平,地面一的地方压重,以减小抗水板配

4、筋。方案二是为了方便施工,将抗水板和大部分单桩承台(高度1.0m)底作平,即板底标高为-7.400,板面取到-6.900,地面一、地面二的地方压重,以减小抗水板配筋。  (1)方案一荷载计算  该工程6#楼所有承台、基础梁、抗水板的面标高均为-6.400(电梯间筒体下承台面标高为-7.100),抗水板板厚取500mm,板底标高为-6.900,在地面一处的抗水板上用毛石混凝土回填至-5.400,回填厚度1.0m。(见图1)    图1方案一示意图  则抗水板所受浮力为:(6.9-1.855)×10=50.45kN/m2(方向向上);抗水板的抗浮荷载为:0.5×25+1.0×2

5、0=12.5+20=32.5kN/m2(方向向下,用于地面一),0.5×25+0.0×20=12.5+0=12.5kN/m2(方向向下,用于地面二)。  (2)方案二荷载计算  该工程6#楼所有承台、基础梁、抗水板的底标高均为-7.400(局部承台底标高为-8.400和-9.100),抗水板板厚取500mm,板面标高为-6.900,在地面一处的抗水板上用毛石混凝土回填至-5.400,回填厚度1.5m;在地面二处的抗水板上用毛石混凝土回填至-6.400,回填厚度0.5m。(见图2)    图2方案二示意图  则抗水板所受浮力为:(7.4-1.855)×10=55.45kN/m

6、2(方向向上);抗水板的抗浮荷载为:0.5×25+1.5×20=12.5+30=42.5kN/m2(方向向下,用于地面一),0.5×25+0.5×20=12.5+10=22.5kN/m2(方向向下,用于地面二)。  (3)分项系数及荷载设计值  抗水板水浮力按活荷载考虑,分项系数取γQ=1.4,抗浮荷载为恒荷载,对结构有利,则其分项系数取γG=1.0。  则方案一荷载设计值为:50.45×1.4-32.5×1.0=38.13kN/m2(方向向上,用于地面一),50.45×1.4-12.5×1.0=58.13kN/m2(方向向上,用于地面二);则方案二荷载设计值为:55.45

7、×1.4-42.5×1.0=35.13kN/m2(方向向上,用于地面一),55.45×1.4-22.5×1.0=55.13kN/m2(方向向上,用于地面二)。  (4)6#楼主体结构抗浮方案最终决定  经过上述计算对比,方案二比方案一的抗水板板面低0.5m,考虑在上面多填充荷载以抵抗部分水浮力来减小抗水板的配筋。但经过计算,抗水板的荷载设计值相差不大,所以得出结论:降低抗水板板面标高,在其上填充荷载以抵抗水浮力的效果是不明显的。所以采用方案一,使抗水板尽量浅埋,且能减少土方的挖方量。  至于抗水板的配筋计算,则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