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ID:20528137

大小:7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_第1页
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_第2页
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_第3页
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_第4页
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王群李涛(山东肥矿集团陶阳矿医院271624)【摘要】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一种方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新诊断的及处于高血糖急性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CSII治疗后,可迅速取得良好的血糖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在治疗后获得显著改善,甚至可以恢复典型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尖峰,并在停止CSII治疗后,可获得长时间的血糖缓解。为更好的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方式。【关键词】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58

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74-022型糖尿病(T2DM)发病和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而高血糖、高血脂的糖脂毒性则是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加重的主要因素,理想的血糖控制是改善糖尿病病情的关键[1]。1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治疗方式的提出国际卫生组织于1993年6月公布的北美“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的临床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即利用胰岛素泵,模拟正常胰腺的胰岛素分泌模

3、式,持续24小时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其输注方式主要分为两部分:基础输注率,可以控制两餐间和夜间血糖的基础胰岛素输注量;餐前负荷量,控制餐后血糖和高血糖校正所需的胰岛素量。近年来的研宄普遍将CSII的强化治疗时间定在2-3周。CSII作为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一种新手段,特别适用于新诊断的及处于高血糖急性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对清晨高血糖(包括黎明现象和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措施。是目前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主要手段。2003年ADA年会明确提出,采用强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对初诊T2DM治疗

4、有长期意义。2CSII临床疗效2.1在新诊断中青年T2DM患者中的应用尽管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最冇效的药物,但部分患者经皮下3-4次/d注射胰岛素治疗,仍不能迅速获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国内外的多项研究已经表明,CSII治疗不仅可迅速获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并II在停止CSII治疗后仍可获得较长吋间的血糖缓解。Ikova等[2]的研究发现,新诊断的T2DM患者经CSII治疗2周血糖达到了正常水平,并重新建立了对进餐后的反应性,血糖可长吋间不需任何药物治疗而血糖仍维持于正常水平,并据此提出胰岛β细胞休总和修复假说。李

5、延兵等[3]的研究表明,在平均年龄49±12岁的3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中进行2周的CSII治疗,快速控制了血糖水平,其中35例患者的空腹、餐后2小吋血糖分别于治疗后(2.7±1.9)d、(8.5±3.5)d达到良好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在治疗后获得显著改善,更奋部分患者可以见到典型的胰岛素第一吋相分泌尖峰,胰岛素、C-肽曲线下面积和由Homa模型计算的Homaβ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陈明卫等[4】在平均年龄46±6岁的42例新诊断的T2DM

6、患者CSII治疗10-14天后随访观察1年,16例患者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餐后2小吋血糖<10mmol/L的H标值内。Edmond等[5]的研究表明,16例年龄在36-64岁之间的新诊断T2DM患者,经过2-3周的CSII治疗可取得长期血糖缓解。2.2CSII在老年T2DM中的砬用老年T2DM患者是需要胰岛素治疗的主要群体[6】,近年来应用CSII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刘福平等[7】将CSII治疗用于急需良好血糖控制以及黎明血糖难以控制的老年T2DM患者,可迅速、有

7、效、安全的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只与微量血糖水平以及睡前血糖有线性冋归关系,并且CSII胰岛素用量比MSII少约15%。由于老年患者在诊断初即伴随多种并发症或存在多种合并症,对低血糖反应性较差,血糖波动幅度较大,因此,B前较少有关于新诊断老年T2DMCSII治疗的数据。2CSII治疗的作用机制3.1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对葡萄糖反应的敏感性是胰岛β细胞维持正常血糖的前提,而持续高血糖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加重胰岛素抵抗,即所谓葡糖糖毒性。而糖代谢失调的情况下往往伴有脂代谢的紊

8、乱,即脂毒性。长期的糖脂毒性会导致β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多,最终使整体的胰岛细胞数量下降。因此,及早消除糖、脂毒性能为胰岛细胞再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内环境,尽快使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达到良好控制,以减少高血糖对滕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恢复β细胞的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初诊T2DM患者经CSII治疗后能得到长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