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烦躁患者鼻胃管意外拔管的防护

脑损伤烦躁患者鼻胃管意外拔管的防护

ID:20535110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脑损伤烦躁患者鼻胃管意外拔管的防护_第1页
脑损伤烦躁患者鼻胃管意外拔管的防护_第2页
脑损伤烦躁患者鼻胃管意外拔管的防护_第3页
资源描述:

《脑损伤烦躁患者鼻胃管意外拔管的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损伤烦躁患者鼻胃管意外拔管的防护[]对于鼻胃管留置的40例脑损伤烦躁患者,鼻胃管用扁纱带固定,外露部分放置于鼻翼与耳垂连线的水平面上,并给患者穿戴无指手套或厚棉袜,意外拔管明显减少,确保肠内营养液的顺利滴注,以满足患者营养和用药的需求。  [关键词]脑损伤鼻胃管固定及妥善放置意外拔管保护性约束  []R473[]A[]1005-0515(2011)-08-220-01  颅脑损伤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应早期积极有效地营养支持[1]。由于肠内营养支持具有符合生理性、保护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防止细菌移位、降低高分解代谢、避免器官

2、衰竭和提高免疫功能等功效,已成为临床治疗的常规[2],所以需早期行鼻胃管置管留置。由于患者意识障碍、合作性差、行为不受意识控制,常有不自主动作,且胃管留置后局部出现异物感,不同程度增加了患者的躁动,增加了意外拔管的概率[3]。为减少脑损伤烦躁患者意外拔除鼻胃管,本院神经外科对患者采取了保护性约束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5岁;格拉斯哥评分(GCS):8-11分24例,12-14分16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和躁动;均留置胃管;均为复尔凯鼻胃管,长130厘米,管道外径3.33毫米。

3、  1.2意外拔管的评定标准患者自身或其它原因使鼻胃管意外脱出(10厘米以上或完全脱出)。  1.3结果患者意外拔除鼻胃管共2例(5.00%)。  2意外拔除鼻胃管防护措施  2.1鼻胃管固定方法采用范春仙报道[4]的扁纱带鼻胃管固定方法。取1.5-2.0厘米、长85厘米的扁纱带对折,从中点向一侧移15-20厘米,以此点作为固定点,在置入刻度处缠绕2周打结,松紧以使胃管不能上下滑动、又不影响胃液引流和食物注入为宜,将扁纱带较长段自一侧耳朵上绕过后枕部,两段扁纱带在另一侧耳朵上旁打结固定,松紧度以伸入2指为宜。此固定法固定牢固,且简单易学,纱带污染时容易更换,使用安全,无皮肤过敏,传统胶布

4、固定法易引起皮肤损伤、过敏等现象,且固定效果比较差。  2.2肢体的保护性约束用本院采购科引进的约束带适当约束双上肢,松紧适宜,但不能限制患者手指抓捏活动的灵活性;给患者穿戴无指手套或厚棉袜,以降低患者手指灵活性,减少患者意外拔管的概率。本组1例失败在于约束带过松,且陪护者擅自脱掉无指手套或厚棉袜而导致意外拔管。  2.3鼻胃管外露部分的放置脑外伤患者常因肢体活动障碍需定时翻身、拍背,以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但因鼻胃管外露部分长度较长(鼻饲管置入深度约55-60厘米,外露部则分约70-75厘米),易在翻身拍背时被拽拉而导致意外拔管,因此在翻身拍背前因先把鼻胃管外露部分放置于鼻翼与耳垂连线的

5、水平面上。本组另1例失败在于翻身拍背前忘记先把鼻胃管妥善放置,鼻胃管外露部分被拽拉而脱出15厘米。  2.4其他措施加强病房巡视,加强陪护,必要时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  3小结脑损伤烦躁患者易拔除鼻胃管,且鼻胃管意外拔管后因治疗需要常需重置鼻胃管,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复尔凯鼻胃管155元一根),且常因未一次性置鼻胃管成功(与患者烦躁不配合有关),导致护患关系矛盾加剧。加强鼻胃管处和肢体的保护性约束,可明显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延长鼻胃管使用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