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内涵

浅论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内涵

ID:20581355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浅论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内涵_第1页
浅论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内涵_第2页
浅论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内涵_第3页
浅论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内涵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内涵摘要:问候语是人与人交往时必不可少的礼貌用语,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见面问候语,它们与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本文旨在通过大略介绍历史上问候语的演变来探索它们所反映的深层文化内涵,进而加强对问候语文化的认识。关键词:问候语;时代背景;文化内涵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见面交谈时总是以问候语开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问候语,其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不同。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问候语,真正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见面问候语是“无它乎”。根据史料记载,上古时代人们见面时最常说就是“无它乎?”意思是“你没

2、有被蛇咬吧?”“它”和“蛇”是一对古今字,《说文解字》:“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上古洪荒时代,人们住在洞穴或树上,经常会受到毒蛇猛兽的袭击,而体形较小的毒蛇尤其让人防不胜防。再加上那时的医疗条件几乎是零,人们一旦被毒蛇咬了,基本上就没有存活的可能性了。所以,那时人们一见面就会相互问“无它乎”,借此来传达彼此间的关心。后来代替“无它乎”渐渐兴起的问候语是“无恙乎”。《玉篇心部》:“恙,噬蛊,善食人心。”“恙”是一种吸食人血之虫,被它咬了之后,皮肤会溃烂,痛苦难忍,严重的还可能会危及生命。《易传》

3、中记载:“上古之时,草居露宿。恙,囓虫也,善食人心,俗悉患之。故相云‘无恙’。”那时的人们也是过着穴居生活,常常坐在地上,这种“恙”就会爬到人身上吸血。由于“恙”对人们的生命威胁极大,所以人们见面时常常会问“无恙乎”。“无恙乎”发展到后来就泛指一切忧患、灾难。例如《战国策》中的《赵威后问齐使》“赵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意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汉魏之后,又出现了新的问候语“寒暄”。这里的“寒暄”是一个偏义复词,词义重点在“寒”上。《汉武帝内传》中有“下车登床,帝跪拜,问寒暄毕,立。”这一问候语一直沿用至唐宋时期,唐代裴铏的《

4、传奇裴航》“后更不复见,但使袅烟达寒暄而已”,宋代文莹的《玉壶清话》里有一篇《鹦鹉还巢》记载“毎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据考证,汉代以后气候变冷,魏晋是我国历史上最严寒的时候。寒冷的气候不仅损害了农业生产,同时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寒暄”这种问候语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观念随之改变,问候语更新地也很快。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仅仅30年的时间,人们的问候语就换了好几个。一开始人们见面就问:你“评”了吗?“评”与“贫”谐音,意思是评成分。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农民翻

5、身做了主人,此时全国的人民被划分为不同的成分,因此“评了吗?”成为这时最流行的问候。60年代中后期文革的风暴席卷全国,虽然地主、资本家、牛鬼蛇神、臭老九等是主要的批斗对象,但是,在当时紧张的政治气氛中人人自危,许多党内外人士、知识分子含冤蒙难,抱恨而死。因此人们见面就会关切地问“你斗了吗?”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几年的自然灾害与文化大革命的斗争,使得饥荒连年,吃一顿饱饭成了人们最大的愿望,于是人们之间见面就会问“吃了吗?”直到“四人帮”垮台,党中央拨乱反正,1978年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才开始改变了人

6、们吃不饱的难题。现在我们仍然使用这个问候语,不过它原来的意思已经虚化了,而演变为一种带有人文关怀的普通问候语。80年代国门大开,市场开放,经商成为一股浪潮,各地出现了许多“个体户”、“万元户”。受这一大好形势的吸引,许多人纷纷辞职,下海经商。“你发了吗?”这一问候就是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产物。90年代中国经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段时期,人们见面握手就问:你“离”了吗?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使很多人丧失了道德标准,而一味地醉心于追逐金钱和利益。一些人见别人都住洋房,开好车,有很好的婚姻还

7、不满足,在外面找小秘,便也不甘清贫孤独,纷纷效仿。鉴于这样的普遍心理,90年代的离婚率空前提高。21世纪以来,人们的见面问候语更加丰富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许多农业人口纷纷走向城市,因此“你搬了吗”成为人们见面时常挂在嘴边的问候语。另一个比较常用的就是:你“中”了吗?老百姓富裕了,手头有了闲钱,再加上中国福利彩票事业的兴起,万元百万元中奖者时而出现,许多人就算不吃饭都要买彩票,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能中大奖。伴随着信息X络时代的到来,“开心农场”这类娱乐游戏风靡X络,“偷菜”迅速在X民生活中流行开来,于是“今天你偷了吗?”成为

8、了人们的见面问候语。那一段时间大家几乎“偷菜”成狂,半夜不睡觉偷菜,上课、上班期间一有空闲就“偷菜”,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人们之所以会如此迷恋“偷菜”是因为在这款游戏中能够将生活中的压力释放出来,同时也能体验到“偷东西的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