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少儿美术兴趣的培养

浅谈对少儿美术兴趣的培养

ID:20700242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5

浅谈对少儿美术兴趣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对少儿美术兴趣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对少儿美术兴趣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对少儿美术兴趣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对少儿美术兴趣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少儿美术兴趣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对少儿美术兴趣的培养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少儿期是人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塑造能力的最佳时期。少儿美术教育就是对少儿进行兴趣培养、技法训练、创造力激发并体验快乐的过程。  教育专家认为,模仿是少儿表达行为的第一种语言,绘画则是第二种语言。少儿美术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创造并体验美术过程带来的快乐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一门学科。    一、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许多科学家如

2、少年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发研究地球引力的动力;瓦特看到开水冲出水壶引其思考而发明了蒸汽机。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少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愿意参与其中,主动、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起少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课具有游乐场一样的吸引力。  首先是教师的态度和方法。作为少教者应使学生在宽松的心理状态下去绘画。教师要做到微笑、和蔼可亲、耐心倾听,以朋友的身份去理解孩子、以师长的身份去相信孩子。同时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要用成人固定的僵硬的模式说服或限制他们的思维,最终使课堂绘画达到色彩缤纷、形色各异、内容丰富、赏心悦目

3、的效果,而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课堂效应。在方法上,教师更应努力创造适合孩子们的形式恰当地将游戏形式运用其中,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活动带来的直观感受和快乐体验。比如我在实践教学中经常用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在画《鸡妈妈的快乐宝宝》一课时,先拿出公鸡和母鸡的模型(或到户外实地观察),再通过欣赏几幅成型的作品让孩子去体会,这属于感知过程,完成之后我会带孩子们一起做公鸡母鸡和小鸡的各种动作、表情的模仿游戏,也就是用人的肢体语言来模仿鸡的动态表情。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同学的感受不同、模仿角度不同、感受深浅不同,教师要进一步

4、鼓励孩子大胆表现、深刻感悟,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之后教师再进行形象的归纳总结。此种方法寓教于乐,鼓励开阔思维,孩子们就能轻松地绘画出鸡宝宝一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与教学内容密不可分的,符合教学活动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在少儿美术教学关于形式的采用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其次是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内容和题材。对题材和内容是否感兴趣也是少儿绘画的动力之一。教师在选择题材和内容时应注意充分照顾到不同孩子年龄段的实际绘画水平,仔细揣摩、探讨,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题目。本着教学内容既有美术特点又符合孩子的心理规律和生活规律,既给

5、人美的遐想,又有助于拓展视野,既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又能依据独创性的宗旨,让孩子们在教育中培养兴趣。如在户外写生课中,孩子对五颜六色的花非常有兴趣,教师就要在众多品种的花中选择一种有特点的,就拿观赏玉兰花为题材,可以让他们自由去欣赏,然后在孩子们兴致盎然的时候老师提问“为什么别的花是先长叶子后开花,而玉兰花开了叶子却还看不到呢?”孩子们就会在欣赏中去思考,进而又提出“为什么别的花是在花枝上生长,而玉兰花却直接开在树上呢”?老师继续引导“每一朵花都那么美丽,它们笑盈盈地向着太阳,它们有什么想法呢”?这样孩子们在引导中又学会了边观察边思考,学会了

6、给实物赋予思想,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孩子们在绘画中的想象空间是无限大的,作为教师不应用固定的题材和框框来圈点孩子们的绘画空间,应该让他们用自己的画笔来表现栩栩如生的玉兰花。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学题材是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一种教与学的互动,是教师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想象的过程。所以教师的引导应该既给孩子们自由的想象空间,又要对孩子们有一定的目标要求。    二、创造力的培养    激发青少年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最高目标。创造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要求,是通往成功的必备条件。由此教师应丰富少儿经验,创造适合其年龄的心理环境,激发出表达创

7、造思路的愿望,关注少儿的情感体验、重视少儿成长过程,再恰当地对孩子们进行技巧方面的训练。  心理环境是每个人面对现实如何去行去做的指挥棒,少儿也一样。对教师来说,应为孩子提供充分参与美术活动的机会;再给每一位同学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的创造能力;最后用和蔼可亲的态度支持鼓励他们进行美术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你允许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么?你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问题和想法了么?你用成人的思维模式限制他们了他们的异想天开了么?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即是检验教师是否影响少儿心理环境的重要问题。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会“修道筑桥”。“修道”即给

8、孩子们修筑一条发挥创造力的通道,“筑桥”即给孩子们筑一条从创作到成品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技能。美术教师应具备高超的、熟练的、多样性的美术技法,同时还要适应新时期少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