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ID:20706262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5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策略_第1页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策略_第2页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策略_第3页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策略_第4页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策略: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答案、结论或假说的展开性思维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该从努力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建构发散点两个层面来具体应用这一思维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发散性思维;培养;方法;策略  :G42:A: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发散性思维的概念界定  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扩散思维等,

2、指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使思维沿着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辐射开去,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我国,有关发散思维的理解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其一:把发散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形式,在对思维形式分类时,按照思维指向分成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类。其二:是把发散思维作为思维的品质,认为“思维的灵活性品质,也可以叫做发散思维”。笔者认为,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答案、结论或假说的展开性思维形式。  

3、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鉴于上述对发散性思维的理解,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该注重以下方法与策略的具体运用。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  思维环境对于学生能否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都具有巨大影响。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需着眼于以下两点:  1、努力增强学生开展发散思维活动的动力  虽然物理学科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但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很多物理规律、概念往往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就很难激发他们的发散意识。发散意识是学生积

4、极主动地进行发散思维活动和发散实践的内部动机和前提条件。只有学生愿意思考、主动思考,才能形成思维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人都有潜在的研究与探索的心理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种潜在需求而转化为对于科学思维方式的积极搜寻。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物理学史、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  现象、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使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内在动力。  2、创设和谐教学氛围  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约翰

5、•密尔曾经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中,禁锢的课堂气氛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火花的。老师要做到师生间的平等,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够提升师生互信度,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带去信任的安全感,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隐瞒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才会乐思乐学。唯有教与学在双边互动的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才会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建构发散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1、选取发散点  作为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困惑:从理论上说,大家都知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

6、力的重要性,但实践上又不懂从何处切入、如何操作。因此,如何建构发散点已成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成功与否的“瓶颈”。在物理教学中训练发散思维的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如何选取发散点,这是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发散点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要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与提高。发散点就是能使学生思维向四面八方扩展与散开的知识点。教学中的发散点除了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特点外,还具有知识性的特点。  2、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选取发散点  (1)在重点知识中选取重点知识就是整章、整节甚至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纽带,这就是所谓的教学重点

7、。由于重点知识的内容是丰富的、深刻的,所以发散点应该侧重于在重点知识中选取。例如,楞次定律是电磁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重点在于楞次定律应用非常广泛,难点在于对“阻碍”两字含义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抓住规律本质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就有着不同的表述形式来展开学生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学生也能深刻的理解此知识。  (2)选取易混淆知识为发散点  有的知识点表面上极为相似,导致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极易混淆。如一对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有无必然联系等。有必要选取这种知识为发散点。  【例】下列是一

8、些说法:  ①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  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