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其心 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

动其心 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

ID:20708542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动其心 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_第1页
动其心 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_第2页
动其心 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_第3页
动其心 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_第4页
动其心 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其心 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动其心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  德育工作不是一个概念的输入,而是一个反复操练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立足一个“情”字,讲究一个“激”字,注重一个“化”字。这样,三年的班主任工作,才算在学生成型、成人、成才的浩大工程中埋下了一块基石。  动其心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  汤家河高中动其心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  德育工作不是一个概念的输入,而是一个反复操练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立足一个“情”字,讲究一个“激”字,注重一个“化”字。这样,三年的班主任工作

2、,才算在学生成型、成人、成才的浩大工程中埋下了一块基石。  动其心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  汤家河高中动其心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  德育工作不是一个概念的输入,而是一个反复操练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立足一个“情”字,讲究一个“激”字,注重一个“化”字。这样,三年的班主任工作,才算在学生成型、成人、成才的浩大工程中埋下了一块基石。  动其心正其行——强化“孝心”教育,启动学习内动力  汤家河高中崔艳英  徐特立先生曾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

3、”。“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要求学生做个“五心”(忠心、爱心、关心、孝心、信心)人,一直是我“德育”的核心内容。德育的领域是丰富的,以此为内容的教育自然也应该是多样的,它至少应该包括亲情教育乃至家庭伦理教育,尽管今天的我们无须再去倡导旧时代的“孝道”,但让学生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珍视亲情,学会善待家人进而把爱心和责任感推及他人乃至社会,这应是他们学做人的必修课。  下面撷取我进行“孝心”教育的点滴,做一简单汇报。  一、

4、立足一个“情”字。  “情”比“理”更容易让人接受。一切良好的教育都是“以情动人”。那是我任高三应届文班班主任不久,我班发生了一件事,让我震惊,更引发了我的思考。那是一个周四,学校有规定,9点40分熄灯,有教师值班,可学生为了过生日,竟上好闹铃,午夜12点铃声一响,全宿舍起床,开生日“Party”……  这个“Party”花了近百元;再听听他们的说法,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算“会生活”。……这些言行,暴露了这些独生子女的某些弱点:自私、任性、唯我至上等等。品出了这些学生心灵世界的“荒芜”,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5、在我的心中升腾,我要把“爱”的种子播洒到他们的心田。  既然他们重视“过生日”,那我就从“过生日”入手。我召开了一次班会,会标是:“我为母亲过生日?”副标题:“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  随着歌声《烛光里的妈妈》响起,许多学生面露不安与愧疚。班长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吐露心声。记得张蕾同学这样说:“以前我以为我母亲很丑,佝偻的背,布满皱纹的脸……我甚至不愿意多跟她说一句话,现在明白了,那都是因为我呀!……”话语哽咽,女学生抹泪,男学生低头,班会达到了意想不到的高潮。  我总结说

6、:“试想,一个不懂得关心自己父母的人,能谈得上爱国、爱人民吗?父母为我们辛苦一生,他们又有几次为自己隆重的过回生日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一道人生的‘作业’,请你们回家问问自己父母的生日,把它记在心上,每到这一天,无论你到何地,都给父母送上一份礼物——一份祝寿的蛋糕,一张祝福的贺卡,一束温馨的鲜花……好吗?请记住,孝心无价!”  教室里很静。我说:“能做到吗?”“能!”声音不大,但从这不大的声音中,我“读出”了学生们的感动,感动是一种养份,它能滋养这些年轻的心。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让他们停留在“心动

7、”上,还要引导他们付诸“行动”,我努力地去寻找下一次教育的良好“契机”。   二、讲究一个“激”字。  “水击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巧妙运用“激励”措施,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是去年春天,班内兴起了养花热,教室里不几天就“冒”出了好多盆,舍不得钱买书却舍得买花。怎么办?明说吧,伤了学生“热爱生活”的心,不说吧,趋向不对。我正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校团委举行了一次成人仪式,教育的契机来了。我趁热召开了一次班会,读了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文章的大意是:大学生李江,他的父母都在南京大学外语系工作,家境

8、富裕,但1996年他考入南京大学后,父亲李德荣向儿子提出了“父子协定”,约定李江上大学的全部费用均向父母借贷,日后如数归还。李江一开始的确有点受不了,但一段时间后,他很快释然,从“要钱”到“借钱”,他在角色转换中感受到平等,增强了自立意识。  我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谈谈对这一举措的个人见解。不知是好强还是虚荣,全班六个小组全部投了赞成票。学生们“上钩”了,我请同学们从举行成人仪式的这天起,就开始“记帐”了,并说,这个“帐本”我是要检查的。我希望学生了解父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