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下水作文

高中教师下水作文

ID:20830212

大小:9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16

高中教师下水作文_第1页
高中教师下水作文_第2页
高中教师下水作文_第3页
高中教师下水作文_第4页
高中教师下水作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教师下水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老师“下水作文”2005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关于流行文化”阅读一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

2、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教师“下水作文”:在传统与流行之间  归蓓华(上海新中高级中学高三年级语文教师)  武侠小说早就成为过去时,言情小说也已经是老古董了,当下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对于《同桌的你》恐怕更是闻所未闻。“举头玩自拍,低头发微博”,才是网络时代文化生活的典型镜头;被涂鸦成各种形象的“大忙人”杜甫和“不是你换台就能逃避的”四爷雍正才是我们的热门话题……显然,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3、  网络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现在,我们在微博里“直播”自己的生活。拍自己,拍别人,拍风景,拍饭桌上的菜肴,拍路边的小猫小狗,可以说是“无事不微博”。这或许体现了年轻人特有的表现欲,我们渴望向世人展示自己。除了分享照片,在微博里我们还与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困惑与迷茫,对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对某部电影、某部文学作品的认识……实际上,微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更是我们联手创造的全新文化现象。每个微博博主都是一个作者,微博为我们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微博还为每个作者在第一时间提供了

4、无数的读者,读者与作者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因为有了微博,我们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情感互动和人际交往。  新兴文化固然是我们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传统文化。正如冯骥才所说“文化深不见底、浩无际涯,而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本”。唐代诗人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诗风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然而,最近诗圣杜甫却发生了“基因突变”,并因此在网络暴红。语文课本中的杜甫图像被恶搞,杜甫时而变身为端着枪的狙击手,时而变身为骑着自行车去买菜的“居家好男人”,时而变身为穿着运动服的灌篮高手……网友们戏称“杜甫很忙”。杜

5、甫的“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年轻人对待传统文化普遍存在的态度:颠覆与戏谑。在今天这个标榜着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时代里,人们不再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反而以颠覆传统、戏谑经典为乐,并以此夺人眼球。“躺着也中枪”的不仅有杜甫,还有“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更有无心朝政、只谈风月的“恋爱帝”雍正……对于文化传统,我们失去了最起码的尊重,这实际上折射出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17  无论是对于新兴文化,还是传统文化,我们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不要随波逐流。可以爱上微博,但不能沉溺其中沦为“微博控”;可以对传统文化持有自己的独

6、特看法,但必须有底线,不能肆意歪曲。只有健康的文化生活才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开阔我们的胸襟,滋养我们的人生。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曾被舍弃的微光”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教师“下水作文”: 微光乍泄方宁勋 (上海新中高级中学高三年级语文教师兼年级组长)  微光是智慧的碎片,在记忆的长河中时隐时现;微光是理性的惠风,在杨柳枝的抚摸中心海荡漾;微光是情

7、感的种子,在雨露的呼唤下醒来,绽放五彩缤纷的花朵。微光时时乍泄,但我们常常无视,只有把握心灵的微光,才能读懂自己。  睫在眉下看不见,我们常常忽视自己的内心。有时只有依赖“天才的作品”才能清醒地看到自我,为什么会这样?是天才作品的真实深刻打动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内心早已有的诉求?我想,二者皆有。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刚刚发表就掀起轩然大波,很多人都觉得鲁迅在骂自己。“儿子打老子”的自轻自贱,“我祖上比你阔多了”的自欺欺人,戏耍小尼姑时的泼皮无赖,不准小D头上插筷子的欺软怕硬等等,无一不刺中中国人的劣根性,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就是彻

8、头彻尾的阿Q。这充分说明,作品暗合了我们的内心,虽然有些像微光一样暗淡,但它是我们真实的内心存在。  天才的作品就有这样的功效,让我们心灵的微光乍泄,让自己赤裸裸地展现在别人的表述中,我们想舍弃的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再一次呈现在自己的面前。所以,我们不能逃避,我们要面对自己的内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