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水”作文 提高作文效率

教师“下水”作文 提高作文效率

ID:44956645

大小:21.5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06

教师“下水”作文 提高作文效率_第1页
教师“下水”作文 提高作文效率_第2页
教师“下水”作文 提高作文效率_第3页
教师“下水”作文 提高作文效率_第4页
教师“下水”作文 提高作文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下水”作文 提高作文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下水”作文 提高作文效率[摘要] 教师的下水文,是学生作文的拐杖。教师只有亲自去体察,同尝其甘苦,才能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威性,才能在作文教学中游刃有余,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关键词] 下水文 教师修养 作文效率(一)教师下水作文,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需要近来,我拜读了一些优秀教师的作文论文,他们精湛的教学理念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我折服。在他们的精心点拨下,学生挥洒自如,一篇篇充满个性的文章在学生的笔尖下诞生。我总是在想,如果教师胸中无墨,学生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吗?尽管现在的孩子摄取的信息多,知识面广,但是学生怕作文,教师怕上作文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尤其是

2、小城镇和农村。究其原因,我觉得关键是教师心中无文,以至于在教学中隔靴搔痒,纸上谈兵。顾之川说:“‘下水文’能给广大青年语文教师以深刻的启迪,因为一个语文教师有写作体验和没有写作体验,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效果大不相同。没有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往往隔靴搔痒;有了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就能对症下药。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注重亲身体验。体验,不仅指学生,教师也要体验。师生的共鸣往往产生于共同的体验,而共鸣是教学的崇高境界。我衷心希望,青年语文教师都能写一点‘下水文’。”(1)刘国正先生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

3、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他还说:“但看我们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无一不是文章能手,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文章艺术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从我们语文教师的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文章能手,很值得我们为此开一个庆祝会,因为这正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乃至提高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建设。”刘国正先生呼吁教师写好“下水作文”,看似要求高了一些,实则是一种科学的建议,是一个起码的要求。(2)(二)教师下水作文,是学生作文的拐杖 崔峦指出:“教师‘下水’,这是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最好自己先写一写。写与不写大不一样

4、。”(3)学生普遍怕作文,关键是不知道“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那么教师的“下水文”无疑给学生的仿写起导航、排忧、解惑的目的。古人云:“名师出高徒”,一语道出了教师的素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我经常“下水”示范,以健康而强烈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时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情动而相随,进而喜欢作文。教完三年级《我是苹果》这篇儿童诗后,我写了“下水文”《我是雪花》请学生评议,然后让学生仿写。学生“谈作色变”,更何况是诗呢?但经过教材的学习,“下水文”的指引,学生跃跃欲试,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富有创意的儿童诗一挥而就。指导《一

5、件难忘的事》时,当时我班学生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事值得回顾,就算有,也不知道怎样把它写下来。于是我就把自己孩提时的几件小事说给学生听,把自己写的“下文”《这件事真使我心有余悸》读给学生听。这样,拉近了习作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再也不感到无事可写了。“下水文”起到了“开茅塞,启心窍”的作用。指导《第一次……》时,学生的思维只是停留在《第一次炒菜》、《第一次洗手帕》、《第一次拖地》等别人已经写得很多的材料上。于是我说:“张老师的童年也像你们一样,也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而发生在小学二年级时的那一次,却使我至今难忘。你们想知道这一次是什么事吗?谁来猜一猜?”“第一次受到老

6、师表扬。”“第一次获奖。”“第一次参加演出。”……学生众说纷纭,却很少有学生提到“第一次受批评”之类的话题。我想,原因一,是学生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小时侯不可能犯错;原因二,现在的学生都很自信,不愿暴露自己的过错,以免同学取笑,更何况是老师呢。于是我说:“同学们,老师是人不是神,是人都会犯错,关键是看你是否敢面对错误,努力改正。老师也曾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逃学。”“啊?!”学生惊讶、疑惑,有的甚至交头接耳。于是,我先简要地叙述了“逃学”的经过,然后问:“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把这件事写下来的吗?”当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朗读自己的下水文《第一次逃学》时,学生听得特

7、别专注,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单词。在学生评析后,我放手让学生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结果,学生的习作异彩纷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教师下水作文,是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过程古人云:“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教作文,必须自己会作文;要学生写,必须自己会写,先写。这样做一是让学生信服,二是让学生有所遵循,这是一种“桃李效应”。教师的威望是随文而生,随级而增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则步其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做下水文,对自己研究如何教学很有好处。教师写下水文的过程,头脑中就建构了作文过程。教师作文的心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果能展现给学生,学生会受益

8、匪浅的。如一次童话课,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