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角膜碱烧伤后lyve

兔角膜碱烧伤后lyve

ID:20837421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兔角膜碱烧伤后lyve_第1页
兔角膜碱烧伤后lyve_第2页
兔角膜碱烧伤后lyve_第3页
资源描述:

《兔角膜碱烧伤后lyve》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兔角膜碱烧伤后LYVE:刘彦红高莉莉郑利民【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角膜碱烧伤后LYVE-1(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盐受体1)的表达及意义,进一步证实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存在,揭示其与角膜碱烧伤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饲养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左眼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作为实验组,右眼不做手术作为对照组。术后1天、3天、7天、14天分别处死6只兔,免疫组化测定两眼LYVE-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于术后第3天出现表达,第7天、第14天表达增加;实验组术后3天、7天和14天LYVE-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角膜新生淋巴管在角膜碱烧伤中扮演重要角色。【关键词】角

2、膜碱烧伤;新生淋巴管;LYVE-1  AbstractObjective:ToexaminetheexpressionofLYVE-1inthecorneaofNetheonsetofcornealneolymphangiogenesisasentalgroup,lyinedthroughimmunohistochemistrymethod.Result:LYVE-1expressionintheexperimentalgroupexhibitsprogressiveincreasestartingfromthethirddayafteroperationa

3、ndreachesitspeakpresumablyaroundthe7thdayafteroperation.LYVE-1expressionintheexperimentalgroupexhibitsmuchhigherlevelthanthecontrolgroupateachtimepoint(t=3day,7dayand14day)examined.Conclusion:Cornealneolymphangiogenesisplaysanimportantroleinpost-burncornealrestoration.  Keyphangiog

4、enesis;LYVE-1  角膜碱烧伤是临床上复杂而难以治愈的眼病之一,碱性物质既溶于水又溶于脂肪,因而进入细胞后,能迅速与细胞结构中的脂类发生皂化反应,故极易渗入眼组织深层,破坏眼内组织。本实验建立兔角膜碱烧伤的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测定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盐受体1(LYVE-1)的表达,为进一步证实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存在提供有力的证据。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及分组选择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3~4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2~3kg,复合饲料喂养。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两组:左眼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作为实验组,右眼不做手术作为对照

5、组  1.2动物模型的制备角膜碱烧伤模型的制作:用5mm圆形滤纸在1N的NaOH溶液中充分浸透,取出滤纸吸取溶液,贴于角膜中央烧灼30秒,移去滤纸后立即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以0.25%氯霉素滴眼。依Hughes分度法为中度碱烧伤模型。  1.3免疫组化检查将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1天、3天、7天、14天各组分别取6只兔的术眼及空白眼1/3膜(边缘带巩膜组织),浸入10%中性甲醛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酒精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测定LYVE-1值,阳性结果呈棕黄色背景无色或者淡黄色。  1.4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x±s表示,使用SPSS13.

6、0统计软件包,采用方差分析,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兔的角膜几乎无明显的LYVE-1表达。实验组LYVE-1于术后第3天出现表达,第7天、第14天表达呈递增趋势,实验组内1天、3天、7天比较,LYVE-1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天和14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天、7天、14天LYVE-1表达均显著高于相对应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眼部碱烧伤时,碱性物质进入眼内可与角膜蛋白结合形成碱化变性蛋白[1]。正常角膜中无血管及淋巴管,以维持角膜的透明性和相对免疫赦免

7、状态。但在角膜受到化学伤、热烧伤、感染、手术和佩戴角膜接触镜后,角膜缘的血管就可能长入角膜从而发生血管化,有关角膜新生血管在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已得到证实,而关于角膜新生淋巴管(corneallymphangiogenesis,CL)的研究由于一直缺乏特异性淋巴管标记物而未能得到开展。早在半个世纪前,Collin[2]在兔的V实验模型中,通过将墨汁注入到血管化角膜中而其最终流入眼局部淋巴结的实验和超微结构分析证明血管化角膜中存在新生淋巴管(corneallymphangiogenesis,CL)。角膜新生淋巴管可以加速角膜的抗原运输和提呈[3],从而加快免疫应答

8、的进程。LYVE-1是目前特异性最强的淋巴管内皮标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