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合作学习

ID:20839828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合作学习_第1页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合作学习_第2页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合作学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合作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以发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收获知识与技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散思维,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得学习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学习小组的组建不是随意的,而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教师要根据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等将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组,既要保证每个小组的成员男女均等、学习成绩层次不同,又要保证小组

2、之间的综合实力相当,从而形成一种“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  模式。  由于初中生还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在小组内任命一个小组长,既可以督促组内的成员学习,也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从而使每个学生都积极、自主自发地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一般为4到6人,在学习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取长补短,从而在合作与探讨中共同进步。  二、精心设计合作情境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初中生还具有很强的好胜心与求知心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既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让他们在合

3、作探究中认识到团结的意义,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比如在学过了“角”这一节后,学生都知道可以用量角器画出任何给定度数的角,那么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我就让学生利用三角尺和圆规画出一个正六边形。虽然学生之前都没有这样画过,但是通过小组讨论,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他们慢慢就开始探索出了答案:先利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再以这个圆的圆心为基点,利用直角三角尺的60°角,分别画出两条直线,并依此类推,直至有6条直线与圆相交,最后依次连接这6个交点,所成的图形即为正六边形。这样的题目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思

4、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解题中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作用。  2.针对实际问题展开讨论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并能够将这种思维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分析并解决问题。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合作探讨,比如学过了“二次函数”后,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已知有一抛物线形拱桥,当拱顶离水面2米时,水面宽4米,那么当水面下降1米时,水面宽度增加多少?这道题学生初看之下似乎毫无头绪,但是他们经过讨论,结合所学的二次函数,利用草图开始进行头脑风暴,

5、很快几个小组就找到了思路:先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再代入求值。很快学生就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注重优化评价机制  1.注重小组评价  要让小组合作发挥出它的优势,教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以小组为单位,对整个小组的整体表现作综合的评价,而不是针对个人,从而使竞争变成各个小组间的竞争,促使小组的成员朝同一个目标努力,共同进步。除此之外,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那些表现好的小组共同接受教师的表扬,表现稍差的小组同时受到教师的鼓励,由成员共同分享喜

6、悦,也共同分担压力,从而使每个同学都充满动力地学习,为高效课堂的创设奠定了基础。  2.优化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改革教学手段、优化评价方式是新课改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有时不希望教师过早地进行评价,在知识的探索中他们会发现学习的趣味,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对数学学习更加充满欲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采用合理的方法在恰当的时刻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在研究“最短路径问题”时,有些学生会考虑利用轴对称,还有些同学会考虑利用平移,对于这两种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看是否

7、可行,并让学生总结出相关规律。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与探究中对知识的认识也就更深刻,学习的质量也  更高。  另外,教师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解题思路,积极鼓励学生,对于取得进步的小组,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从而使整个班级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风气,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进步与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要使其充分发挥出优势,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认识到合作的

8、重要性,培养合作的意识,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