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上师及作个弟子(宗萨钦哲仁波切)

如何寻找上师及作个弟子(宗萨钦哲仁波切)

ID:20887744

大小:6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7

如何寻找上师及作个弟子(宗萨钦哲仁波切)_第1页
如何寻找上师及作个弟子(宗萨钦哲仁波切)_第2页
如何寻找上师及作个弟子(宗萨钦哲仁波切)_第3页
如何寻找上师及作个弟子(宗萨钦哲仁波切)_第4页
如何寻找上师及作个弟子(宗萨钦哲仁波切)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寻找上师及作个弟子(宗萨钦哲仁波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寻找上师与作个弟子/宗萨钦哲仁波切博文反刍,有时真的受用无穷。此文关于宗萨钦哲仁波切关于“上师与弟子”的文章,观点我非常认同。原载于“藏原羚曲嘎”的博客。此次略略编辑,再度重发,让心灵再经历一次颤动。略编主要是文章排版形式,内容上增添了几个字而已。如同一位佛友所说,成都是一个活佛的加工厂。于是,如今喜欢学佛的人们会认为,好像寻找一位上师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然而,事实上,能够寻找到一个真正能够帮助自己获得证悟的上师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并不是说我们身边出现的活佛,法师,尊者不是善知识,而是说,具足与自己缘分的上师我们能否分辨得出来,这基本上由我们学佛

2、的动机所决定了。我最近的博文内容多数与出离心有关,这是因为在修行中对出离心有了进一步理解而作的纪录。是否具备出离心不仅仅关系到修行的精进态度,更重要的是,它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如法的寻找到你真正的上师,如宗萨仁波切所说:“所以开展出离心真的很重要,其根本是渴望证悟,这应该是你心之所系、心之所愿。如此一来,上师的容貌、身高、体魄、学历、影响力、领导魅力或嗜好都不再重要了,他是否能够提供你证悟之道才是你最主要的考虑,其它都变得次要。”那么如何寻找上师,有怎样才算是一个修行的弟子呢?宗萨钦哲仁波切慈悲的开示能否启发你呢!(博文原发者,藏原羚曲嘎的话)顶礼上师!

3、顶礼宗萨钦哲仁波切!藏文Gewaishenyen〈译:善知识、善友〉在梵文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Kalyanamitra(译:kalyana意为好的、美丽的、合适的、有益的或吉祥的,mitra为朋友之意)。让我们谈谈何谓善知识,我认为善知识的意思是“灵性上的友伴”或“灵性上的亲属”。在此,我们将讨论上师与弟子、上师与学生、还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然而不要期待这个讨论会提供给你一个具体的准则,然后你可以拿着这张准则清单去一一询问对照:这个人是否具有这些特质?“上师”这个概念是非常亚洲、尤其非常印度式的。在像印度这样的地方,善知识、精神导师,或甚至还先别谈精

4、神导师,仅仅是一般师生关系的这种概念,都备受珍视。在传授知识或智能的人当中,教导你灵性层面的知识与智能的人更受重视,因为在佛教或印度的思维里,“灵性”这样的字眼含有超越此生的意义。但我想,现在这一切都改变了。在亚洲,改变的原因是物质主义开始盛行。即便如此,如果你到印度,在国会大厅或大学校园里,突然看见没穿拖鞋、几近半裸、身上满是灰尘的萨杜或游方僧的话,这真的是很好,因为这个文化尊崇超越此生。在过去,一个放弃财富与世俗生活、出走成为一个朝圣者或游方僧的人,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在从事一件伟大的事。当我们其余的人被种种无止境的财富、关注与舒适

5、等所迷惑与蛊毒的时候,这些少数的行者却勇于出离这个系统。但就如同我之前所说,因为物质主义很盛行,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改变了许多,这并非没有原因。飞机会飞,船不会沉,而你却无法了解证悟,你触及不着证悟,证悟难以理解;这是现代人的思惟方式。基本上,我想要告诉你们的是,动机与发心,这是上师与学生关系的关键所在。你的发心是什么?首先,你为了什么寻求上师?你为什么寻求某位特定的上师?你为什么只要一位上师?你为什么要很多上师?在这些问题中,你的动机与发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过去,甚至是在西藏这个被认为是佛教非常盛行的地方,有许多的情况是,学生寻求政治上非常具有影

6、响力或非常富有的导师,因为他们想要获得一个门路。如果仅仅是说,“我找这位上师是因为他很富有”,这倒比较容易处理;最糟糕的是,当它混杂了对于获得证悟或学习灵性知见的期望,那情况就会变得不清不楚,变得很困难。事实上,如果你的发心是那样,那么你就不是真的在寻找一位善知识、一位灵性友伴;你真的不是,虽然你认为你是。在那种情况下,你只是在寻找一个一般的朋友,而非一个灵性上的同修。或许你不被政治力量、财富或影响力所吸引,但是你们其中某一些人,也许自己也还未察觉到(这代表你还未全然坦白),你身体里的某种荷尔蒙将你推向某位特定的上师。许多情况像是这样:这位上师很有吸

7、引力,不一定是身体上的,也许是因为她很有女人味,或他很有男子气概,或他很像一位父兄,或者他是性幻想投射的对象;如此种种!就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荷尔蒙,在你不自觉的情况下,彻底改变了你对上师的认知。我们许多人是很孤单的,孤单是一个大问题。我们都非常孤单,举例来说,如果我给你看一枝笔,然后问你:“你能看见我所看见的笔吗?”你会回答:“是的,我看见这枝笔。”但是往下探究,事实却不是如此。你永远看不见我所看见的这枝笔;除非证悟,你的确永远永远也看不见我所看见的笔!这代表你的所见所感仅只是你自己的经验。基本上,我们无法分享任何事!这听起来很恐怖,不是吗?于是

8、,你生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动机:出于孤单寂寞而寻求上师。我并没有对此作任何评断,也没有说这样是好或不好;我们都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