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系列写作技法·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2)

考场系列写作技法·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2)

ID:20897859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7

考场系列写作技法·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2)_第1页
考场系列写作技法·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2)_第2页
考场系列写作技法·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2)_第3页
考场系列写作技法·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2)_第4页
资源描述:

《考场系列写作技法·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场系列写作技法·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2)    为了严谨和科学,也为了考生尽量少失误,中考作文题的命题者总是要在文题前后交代几点,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语。在这简短的文字中,有着丰富的、指令性与指导性兼容的信息。若不细细咀嚼、领会就匆忙着笔,可能会给考场作文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作文应试中,不可不仔细研读文题的“要求”。  文题的“要求”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交代  每个文题之后必有此项内容。综合起来看,大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  ①书写的要求;  ②字数的限定;  ③取材的范围;  ④表述的对象;  ⑤文体的类别;  ⑥拟题的方式;  ⑦写作的禁忌;  ⑧违规

2、的处理。  这方方面面的“要求”,具有明晰的、干脆的指令性,只能遵从,不能违反,否则会影响得分。如某地中考作文题“告诉你我的一件新鲜事”中,有如下的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②以记叙为主,不能用书信的格式。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④字迹清楚,标点占格,卷面整洁。⑤全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00字。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内容不具体者,要扣分;不写记叙文的,要扣分;写成书信了的,要扣分;写了真名的,要扣分;书写不整洁的,要扣分;字数超过限制的,也要扣分。倘若粗心大意,或以为这些规定只是小事一桩,也许就会糊里糊涂地丢分。  2.解释  这较多地用于半命题作文、拟题有特别要

3、求的作文、记叙对象可以变换的作文以及文体不限的作文。拟题者往往用一两句话进行解释或例说,以指导考生对作文题准确把握,灵活处理。如中考作文题“我和××”的要求中说道:题中的××可写人和物,如妈妈、老师、同学、猫、花、邮票、足球等。此解释意在给考生开拓思维空间,告诉我们要从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中撷取材料。又如中考题“一个我最______的人”,要求“要用一两个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面貌,要有生动的描写”,这是在告诉考生如何组织材料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取得较高的分数。再如文题“我帮妈妈做家务”中,其“注意一”为:也可以帮爸爸、帮爷爷、帮奶奶做家务。此解释既点示文题中的叙述对象可以改变,又暗示“帮”的对象是

4、自己家中的一位长辈,而不是几位或者其它。  3.提示  主要用于较为强调写法的作文。命题者用很简炼的语言,通过文题的要求,或提示写法,或指导构思。考生对此多加品味领悟,必有好处。  它们之中,有的提示比较直露,如中考题“微笑”,要求写成记叙文,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或接触过的人,在记叙中适当穿插抒情或议论。这个要求直接指导怎样取材,提醒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的提示则比较含蓄,有“暗示”作用。如中考题“家庭的乐事”,要求以“乐”字贯穿全文,写一篇反映家庭生活之乐的记叙文。这个要求既明示“乐”是文章的线索,又暗示要记的不只是一件乐事,而是几件乐事。又如中考题“这是真的吗”,要求中

5、说“可以加副标题”,这即是暗示考生利用副标题将写作对象具体化,使写作集中目标,集中力量。  由以上所述,我们知道,在中考作文时,一定不要淡漠了对文题“要求”的审读。  1.说明你怎样掌握下面文题中的“要求”。  题目:我在父母心目中  要求:通过记叙二三件具体的事情,表现家长对你的期望,以及教育的方式方法;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点明其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表明自己的看法。字数600左右。  2.下面文题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题目:忘不了您的教诲  要求:①“您”必须是长辈或老师。如果涉及学校名、老师和自己的姓名,一律分别用刘老师、王斌、红星中学来代替,否则扣分。②要写成记叙文,具体写出

6、一件事来表现中心。③要有语言和心理描写,还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④不少于600字。  3.下面文题括号中的内容起什么作用?  题目:我有这样一个好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写一个自己要写的人,构成自己的作文题目。②写一篇记叙文,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③字数600—900,不足或超出部分,每50个字扣一分。  [1][2][3][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