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土 高 原3

黄 土 高 原3

ID:20943520

大小:2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黄    土   高   原3_第1页
黄    土   高   原3_第2页
黄    土   高   原3_第3页
黄    土   高   原3_第4页
黄    土   高   原3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 土 高 原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土高原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2.在地形图上识别黄土高原的地形类型。3.了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探讨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干旱的主要措施。4.了解黄土高原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的煤矿。。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最典型的三种景观:塬、墚、峁。教学过程:、一、导入:1.探索:看图《黄河水是怎样变黄的?》2.讨论:你有办法让黄河水变清吗?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的范围:学生在书上找出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图。2、黄土高原的最典型的三种景

2、观:塬、墚、峁。学生看图片和文字介绍,分别让三个学生来介绍并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简图。引导学生完成P84“实践”中对应的三个问题。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引导学生看图P85,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①自然因素:地形破碎,坡陡沟深,黄土覆盖厚地质疏松,抗冲力差,植被稀少,降水少而暴雨集中。②人为因素:不断开荒种地,过度放牧,采石开矿等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引导学生看书P84,找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水土流失造成了土地贫瘠,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

3、化的发展。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引导学生看图片,阅读归纳:如何才能让黄土高原披绿?要靠科学技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坚持退耕还林还草,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丰富产业结构,加强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四、黄土高原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1、指导读图P88,完成第1、2、3题。2、黄土高原地下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五、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作业:一、填空:1、__________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___、____、____接壤的地区分布着世

4、界罕见的超大型煤田,被誉为祖国的“乌金三角”。3、要使黄河水质变清,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6二、简答:1、简介黄土高原的范围。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因素有哪些?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哪些后果?4、你认为应如何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1、陕西杨凌2、晋、陕、内蒙古3、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二、简答: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秦岭。2、自然因素:地形破碎,坡陡沟深;黄土覆盖厚,地质疏松,抗冲力差;植被稀少;降水少而暴雨集中。

5、人为因素:不断开荒种地过度放牧采石开矿等3、水土流失造成了土地贫瘠、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4、要靠科学技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坚持退耕还林还草,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丰富产业结构,加强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2.在地形图上识

6、别黄土高原的地形类型。3.了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探讨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干旱的主要措施。4.了解黄土高原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的煤矿。。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最典型的三种景观:塬、墚、峁。6教学过程:、一、导入:1.探索:看图《黄河水是怎样变黄的?》2.讨论:你有办法让黄河水变清吗?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的范围:学生在书上找出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图。2、黄土高原的最典型的三种景观:塬、墚、峁。学生看图片和文字介绍,分别让三个学生来介绍并在

7、黑板上画出相应的简图。引导学生完成P89“实践”中对应的三个问题。   黄土高原总的地形特点是什么?——沟壑纵横。3.黄土高原的来历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88页阅读,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与原因

8、:引导学生看图P90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2.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