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江苏高考作文题:智慧和大自然的相通之处

专家点评江苏高考作文题:智慧和大自然的相通之处

ID:20949354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8

专家点评江苏高考作文题:智慧和大自然的相通之处_第1页
专家点评江苏高考作文题:智慧和大自然的相通之处_第2页
专家点评江苏高考作文题:智慧和大自然的相通之处_第3页
资源描述:

《专家点评江苏高考作文题:智慧和大自然的相通之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专家点评江苏高考作文题:智慧和大自然的相通之处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景象。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的关键词是“智慧”,专家认为该题立意空间广、可写的东西多,不过相当一部分考生可能会忽略材料的后半段话,导致只能得个基本分。  “这次作文题本身就很智慧。”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洪劬颉从事作文研究多年,他认为,材料表述非常简约、干净,几乎没有对学生的误导,只有引导,学生几乎没有读不懂的地方。  他说,“智慧”本身也迎合了时代发展的趋势,贴近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智慧’已经成为

2、日常生活中的热词,智慧教育、智慧南京、智慧校园等等,学生对智慧可谓耳濡目染、耳熟能详。”  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高中语文核心组成员、十三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夫成老师也认为,今年的作文题立意空间广,可写的东西很多。  他举例,可以写“中国梦”,我们国家目前掌握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如西方,但中华民族有很多古代流传下来的智慧,“可以写一写如何利用民族智慧为我国的崛起服务;也可以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些耍手段的人自以为很智慧;还可以写现在的教育,一些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智慧吗?”  金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喻旭初在考试结束后问了一些学生,发现学生们的写法主要有3种。  第一种,抓住前面3个“

3、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任何一句进行阐释;第二种,还是抓住这3个“一种”,把文章分成3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举一例加以说明;第三种,写记叙文,很有智慧的人,是怎么成功的。  “前面两种写法,仅仅是停留在平面的阐释,可能分数会受很大影响,多数停留在四十二三分。这个题目实际包含着由浅入深的两个层面,题目后半段还有话呢。”喻旭初说,关于“智慧和大自然一样有其自身的景象”这段表述,很可能被相当一部分考生忽略。  “后面一句话要思考,大自然是什么景象?”喻旭初说,大自然是默默无闻的,但是大自然在用他的资源和环境默默为人类生存发展做出贡献。也就是说,智慧也是为人类服务的,智慧也应

4、该像大自然一样默默地、低调地、谦虚地造福人类社会。“这样一想就深了,立意比较高,分数至少比前面两种高出十几分。”  但喻旭初同时提醒,如果把智慧等同于知识就是偏题,“有智慧的人是有知识的,然而,有智慧比有知识层次更高,现在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很多领域缺少创造就是因为缺少智慧。”  喻旭初认为,今年江苏作文题导向很好,它勉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像大自然一样,谦虚、低调地通过努力去获得智慧,用获得的智慧造福人类社会。  “光说智慧是种境界,作文很可能成了大话空话。一定要联系实际,小的可以联系自己,生活好需要智慧、学习好需要智慧、战胜各种风险需要智慧、发明创造更需要智慧。”喻旭初说,

5、多联系自己的生活,才能写出好文章,从概念到概念,往往自己绕不出来。  喻旭初说,现在学生接触了解社会的机会不多,很多家长也不让学生上网,担心其上瘾影响学习。其实,互联网不是坏东西,不要一概反对,老师在这其中要发挥好作用,发现好的材料可以向学生推荐。“每个人的亲身经历有限,多数是间接经历,通过多阅读来丰富自身阅历、增加思想深度不失为一个好途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