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ID:21012306

大小:7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_第1页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_第2页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_第3页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_第4页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绩:题目: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工程(1)班学生姓名:王遠学号:20091470指导教师:龚妍春2012年月曰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专业:生物工程班级:09级1班作者:王涛指导老师:粪妍春摘要:黄曲霉毒素是花生,玉米等农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害性很大的污染物。30余年来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开展了许多研究,各国先后制定了食品、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我国原来的一些食品标准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已不适应国际上新的限量规定,已有文献报道一些中药中也检测出黄曲霉毒素,现行药典尚未制定有关限量标准和检

2、测方法。本文分析讨论了黄曲霉毒素的各种检测方法如层析法、色谱法、免疫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食品卫生1•引言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食品对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在食品卫生的污染因素屮,生物毒素是最重耍的污染物之一,而黄曲霉毒素则因其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的剧烈损害名列毒性之首。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I类致癌物。经过多年的研究,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性质以及对人和动物的损害机理

3、已研究得比较透彻,世界各W也都对其在食品中的污染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我W传统的一些检测方法不能达到该要求,所以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检出限低的检测方法迫在眉睫。2.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从最初以薄层层析法为主,发展到高效液相色谱法、微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多种方法普遍应用,其进展与新的化学检测手段和新仪器的出现密不可分。这些新方法、新手段的快速应用,为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适应了不同的检测目的和要求。2.1.薄层层析法(TLC)薄层色谱法(TLC)的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与其他物质在固定相硅胶

4、和流动相屮的分配系数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再用365nm波长的紫外线激发黄曲霉毒素产生荧光,根据荧光的强弱与标准品比较测定其含量。1990年该方法被列为AOAC标准方法。本法既可用于定性分析,也可用于定量测定;既可目测,也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定量。TrucksessMW在TLC的基础上乂发展了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该法可根据待测样品的不同,改变各种分析条件,如展丌剂、进样技术、展丌槽、检测方式等,以得到最佳检测效果。Abramson与1989年采用反向展开技术可检测钮拈AFB1在内的18种真菌毒素,灵敏度达到

5、0.1Lg/kg〜0.5Lg/kg。张鹏等采用多功能净化柱与HPTLC法结合检测花生屮的黄曲霉毒素,检出限达0.5Lg/kg,以空0样品为基底,样品中加入0.5ng/g〜10ng/gAFB1标准品,平均冋收率为86.5%〜99.0%。薄层层析扫描仪的出现,使TLC法实现了定性定量的自动化。该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样品提取时间比较长,血且受样品饲料屮荧光物质干扰。2.2.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HPLC是近儿年发展起来的检测AFB1的方法,主要是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在适宜的流动相条件下,采用反相C18枕,使多种黄曲霉毒素同时分离

6、。原理:样品巾的黄曲霉毒素B1经柱层分离后,通过测量色谱峰的面积计算含量。该方法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同时分离多种黄曲霉毐素,操作简便,定量精确,适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但所需色谱仪、积分仪价格昂贵,而且前处理复杂,建立方法比较闲难,操作时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目前未能广泛使用。涂文升应用该方法同时检测食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强,最低检出限达到pg级水平。回收率在92.61%〜99.25%。2.3.微柱法微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足利用微柱管内的硅镁型吸附剂吸附黄曲霉毒索并在365nm紫外光I显示荧光

7、,其强度与一定浓度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成正比关系,由此可简略定量黄曲霉毒素。陈达K通过微柱法采用以下步骤测定黄曲霉毒素:先把粉碎过20H筛的样品放在碘价瓶屮,加入石油醚和叩醇溶液,给瓶塞上涂一层水,盖严防漏,放在振荡器上振荡,等静置分层后,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用移液管吸取中醇溶液并加入氯仿,再静置分层,将氯仿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加入制好的微柱管屮,待加液流至顶S时,加入氯仿-丙酮(9:1)展JT*剂展7T•,流充后即可在365nm紫外光下观察结果,有微黄色荧光出现,则样品不含黄曲霉毒素,若蓝紫色荧光出现,则为阳性检出,再根

8、据其荧光强度与事先已知含量的黄曲霉毒素标准管相比较确定K•含景。2.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抗原(抗体)吸附剂和用酶标记的抗体(抗原)与标本屮的待测物(抗原和抗体)起特异的免疫学反应,用测定酶活力的方法来增加测定的敏感度。大致采用两种方式检测黄曲霉毒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