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ID:21023048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浅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4页
浅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校的创新教育是当今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根基,国家的昌盛,离不开教育,科技进步的基石是教育。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渠道之一,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这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学如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任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永嘉中学

2、,上塘中学,罗浮中学,永嘉二中,永临中学部分老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总共50名老师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X络、图书资料,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作为本课题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的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内容涉及目前中学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放问卷50份,共回收问卷46份,其中有效问卷46份,回收率92%,有效回收率为92%.  1.2.3数据统计法:全部运用windows运行环境下的excel进行,将调查结

3、果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2.4个别访谈法:试图根据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剖析体育教师有无注重体育创新,以供以后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加以参考和指正。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2.1关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内容的选择、安排得当与否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根据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实际教学活动时,其教学效果有时不甚令人满意,其原因主要就是体育教师在执行教学大纲时“死搬硬抄”之缘故。体育教学内容创新调查结果具体见表1  体育教师选用教材时,还

4、有一个重新组合、加工、改造教材的过程,这实际就是教材的创新问题。“跨越式”跳高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学体育教材,在奥运会跳高项目的比赛中,该项技术早已被淘汰,但我们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为何还要安排该项教学内容呢?目的主要在于发展学生垂直起跳的能力,根据这样的目的和宗旨,“跨越式”跳高教学时,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技术环节显得相对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改造,让“跨越式”跳高教学在多姿多态的教学方式中完成,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2.2.2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关于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5、创新问题的调查结果具体见表2。根据此表显示经常考虑创新教学方法的教师仅占30%左右,教学方法受教育目的制约,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体育教学应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发现法。发现法用于体育教学,其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导学生产生一定的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

6、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音、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3)创造教学法。创造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学生已经积累的知识基础,指导学生变通思路,转换思维角度,发散性学习,挖掘创造性的练习方法。  (4)合作讨论法。合作讨论法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的激发学生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并可结合实际进行.  2.2.3关于体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的

7、本质就是创造能力的培养,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两方面。“行成于思”说的就是行动从思想中来,因此,要具有动手能力则必先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教育所需要的思维是创造思维,从哲学上讲,创造思维也就是思维无限,让思维的空间广袤无垠,就会有创造。相反,划框框、定调子的思维就会受到拘束,则无创造可言。对体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调查发现,几乎100%的体育教师认为,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学生最大的收获是锻炼提高了身体素质(表3)。90%左右的体育教师认为,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很大帮助或有帮助;10%左右

8、的体育教师认为,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只有一点帮助;50%的在校中学生却认为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对创造性思维只有一点帮助,与对教师的调查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表4)  2.2.4培养创新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  表5中100%的体育老师认为培养创新能力应该以学生为体,这也充分肯定了体育教师是教学中获取创新成功的第一要素。体育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鼓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