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ID:2337143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汪玉【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的创新能力要从青少年开始培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学习气氛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键词好奇心;创设情境;和谐学习气氛;创新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是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和最宝贵的财富。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历史学科作为中学课程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率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一

2、、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也是创新意识的前提和萌芽。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的问题在老师看来非常幼稚、无意义的,但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造性。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诱发并保持学生的好奇意识,营造创新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历史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素材:如秦始皇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宏伟的万里长城的修筑;丝绸之路的开辟;大运河的开凿;

3、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提出和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力做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想象,大胆实践。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内容时,先提出问题:建康在哪?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是何意?“淝水之战”发生在何时?南京为何称“六朝古都”?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会很好奇、很主动地去探索历史知识,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堂上,只是由教师填鸭式的独立讲说,学生听故事式的被动接受一些历史知识,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发表自己

4、的意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而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可以这样说,创新始于“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这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实际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因此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例如,我在讲授有关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一系列活动的内容时,首先提问:“这样不思进取,争权图享受行吗?

5、其失败结果与之有关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农民运动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问题解决后,再引导学生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有何异同之处。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兴趣。又如,“有关《马关条约》中有人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那么我们应不应该这样称呼李鸿章呢?说明理由。”这一问题不是“是或否”所能定论的,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回答,也可以从教材的重点史实出发,只要我们能够基本说明问题即可,不要刻意去追求讨论结果。无论是哪种说法

6、,只要学生说得有理有据均可得分,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简单,多么幼稚,老师都不能轻易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次探寻,遇到都是老师的“无聊”、“不可能”的言辞,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地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三、营造和谐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赞可夫指出:“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活力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老师在课堂上自由呼吸,如果不能营造这样的良好的气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平等、民主思

7、想,营造轻松自在、亲切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放得开,思维才能活跃,学生的潜能才能提到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变师道尊严为教学相长。有时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有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课堂上不敢发言,我尽力鼓励他们思考回答;有时组织学生讨论,我就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到小组中去和学生共同讨论,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缩短师生之间距离。如讨论“秦始皇是杰出的帝王,还是暴君?”这个问题时,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

8、自主地发言,就“你心目中的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发表个人意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辩论,形成一定共识。作为教师,我不作结论,只提出一些看法、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否定和批判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