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 说课稿

再塑生命的人 说课稿

ID:21029855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再塑生命的人  说课稿_第1页
再塑生命的人  说课稿_第2页
再塑生命的人  说课稿_第3页
再塑生命的人  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再塑生命的人 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再塑生命的人》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第七课课文,第二单元课文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故事为主,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给学生以学习和生活的启迪。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

2、、理解爱。二、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到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形象、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为此,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筛选概括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品读语言。2、领会莎莉文老师博大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3、学习海伦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会关注弱势群体,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相对于健全的学生来说,理解盲聋哑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可能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三、说教法学法的设计(

3、一)教法设计:根据教材特点、初中学生思维行为特点,所带班级学生学情特点,设计“六步教学法”,思路为:导——读——悟——赏——移——结。力求做到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法。其中“导”包括课前指导学生,课上播放多媒体图片;读则是研读文本;悟和赏则是对人物,对主题、对语言的理解和品味,移是拓展迁移,结则是小结。(二)学法设计:1、个人情感体验法。以读为本,或速读,或精读,或朗读,或默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读出自己或读出问题。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一方面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4、,一方面善于与人合作,得到更多角度的信息。既突出学生主体性,也体现合作意识。(三)手段选用: 教学媒体设计:1、有关画面展示:海伦生活照、邰丽华等人生活照等由大屏幕投影出来,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音乐播放:课前播放《让世界充满爱》,以烘托课堂“爱”的氛围,课堂结束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鼓励学生在困境中自立自强,结束教学。四、说教学构思本节课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理念,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流程为:检查预习——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体验反思——拓展延伸——随堂检测——布置作业。五、说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文海拾贝:自学生字

5、词。2、美文一曲:朗读课文1遍,了解主要内容。4、知识荟萃: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体现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目标)(一)音画导入,烘托气氛(先放映绿意盎然的画面,配以优美的乐曲。)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再转换一张黑色幻灯片,稍停顿)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这样设计导语的目的:用图片音乐、

6、文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迅速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激发兴趣)(二)教师引入,激起兴趣:她,一岁零七个月,突患急性脑充血,成为一个集盲、聋、哑一身的残疾人!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她,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她,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她,被誉为“美国英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她——海伦·凯勒!但是,她的成功离不开另一个人,那就是——安妮·莎莉文(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深入了解,并且起到激趣的作用)(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2、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3、莎

7、莉文老师的到来,让海伦前后有了怎样的变化?4、在海伦心中,莎莉文老师有怎样的地位?试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自觉的梳理文章的思路,获得整体印象,较好的体会文章的主题;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四)合作探究,赏析研读通过层层推进的几个问题设计,引领学生渐渐理解文章主旨,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走近莎莉文】1、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海伦的?(这一做法让学生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学习了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筛选、整理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