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区侧位牙周囊肿(附2例病例报告)

根尖区侧位牙周囊肿(附2例病例报告)

ID:21030398

大小:6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8

根尖区侧位牙周囊肿(附2例病例报告)_第1页
根尖区侧位牙周囊肿(附2例病例报告)_第2页
根尖区侧位牙周囊肿(附2例病例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根尖区侧位牙周囊肿(附2例病例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根尖片显示:#13〜#14根尖区存在圆形透射性损害,从#13的远中至#14的近中,边界清晰且有阻射性白线,#13根管充填佳,两牙无根尖吸收,牙根无移位。CBCT检査,三维空间影像显示#13〜#14根尖区牙槽骨囊肿,界面清晰,直径12mm,颊侧骨皮质薄至1mm,上颂窦底薄至0.8mm,#13、#14根尖一半裸露于骨囊腔。外科手术过程:用articaine60.277mg,1.7ml(含肾上腺素1:100,000)局部浸润麻,分别从唇侧#12、#15牙龈缘作梯形切口,至根尖区,深达骨膜下,切开牙龈乳头包括#12〜#15,翻起粘骨膜瓣,#13〜#14根尖区骨面开窗,用拔牙刮匙轻柔骚刮,

2、将囊肿取出,不刮根面。囊肿浅黄色,囊腔骨壁光滑而质硬,生理盐水冲洗,粘骨膜瓣复位缝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囊内衬里大部分为1〜3层方状细胞,小部分为局灶性增生达6层的鱗状上皮细胞,无角化,基底层可见透明细胞。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鲜冇炎性细胞浸润。术后追踪:术后1年X—光根尖片检查,#12〜#13原牙槽骨圆形透光区己显骨质修复,#13牙髄电测仍为活髄。术后第二年未见有囊肿复发。1.2病例258岁男性患者在一家私人牙科诊所洁牙,作口腔景片检查偶然发现下颂双尖牙根尖区透射性圆形损害,诊所医师推荐来我院治疗。临床检查:患者无疼痛感及胀痛感,#34〜#35根尖区无压痛,粘膜颜色无异常。患者自带

3、的口腔全景片显示#34〜#35根尖区椭圆形囊肿,边界清晰,iL有明显的阻射白线,直径10x8mm,囊肿涉及,牙经电测均为活髓。CBCT检查:三维空间影像为#34〜#35根尖区牙槽骨囊肿,大小10×8mm,颊侧骨皮质完整,颏孔未受影响,舌侧骨皮质吸收薄至0.5mm。外科手术过程:局部浸润麻,分别从舌侧#33〜#16牙龈缘垂直作梯形切U,至根尖区,深达骨膜下,并相应区域的龈乳头包括#13〜#16,翻起粘骨膜瓣,14〜15根尖区骨面开窗,用拔牙刮匙轻柔骚刮,将囊肿完整取出。生理盐水冲洗,粘骨膜瓣复位缝合。术后10天拆线,伤口愈合良好,下唇无麻木,#14、#15仍为活髄。病理

4、组织学检査:囊肿组织已被褶叠变形,囊内衬里大部分为1一4层无角化上皮细胞。基底层为方状细胞。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术后追踪:术后1年患者失联。2.讨论LPC属于少见发育性非角化非炎性囊肿,大多数报道位于牙根之间的牙槽骨,并紧贴根面,牙根不被吸收,位于根尖区LPC更少见。LPC的发病机理尚未清楚,一般认为是起源于牙周中韧带的牙源性上皮剩余[3】,据此推断,根尖区牙周韧带同样有存在上皮剩余的可能,因而LPC出现在根尖区牙槽骨就不足为奇了。治疗原则强调:完全摘出囊肿组织,切勿伤及邻接牙根以免牙髄坏死[4];尽量减少骨质损伤。根尖区LPC的临床诊断需经综合检查谨慎作出,以

5、免误诊为常见的牙髄感染性根尖周囊肿、肉芽肿、尖周脓肿而作不必要的根管治疗。本文病例1曾在诊所作过#13根管治疗,其病历记录该牙为活髓,仍误诊为根尖肉芽肿。LPC邻接牙为活髓,而起源于牙髄感染的尖周病应为死髓,有疼痛,反复肿胀病史。起源于牙周感染的尖周脓肿应与牙周袋相通。因此,经谨慎子细检查,临床上不难与根尖区LPC相鉴别,但LPC确诊则需靠病理组织学[2】。本文的两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符合公认的诊断标准:囊内上皮为非角化细胞,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无或鲜奋炎性细胞。以往多数观点认为LPC传统根尖X—光片的典型特征是圆形、边界清晰且冇明显的阻射白线,并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之一[3],但当L

6、PC出现在下颂双尖牙之间的根尖区域,即使显示边清界白,亦需谨慎与上额孔相鉴别,病例2就是为此而转我院口腔科续诊。传统的根尖X—光牙片是2维平面影像,根尖损害与颌骨窦腔、颏孔、下颌管重叠而难以辩别。而CBCT清晰的三维空间分辨率,完全可理清囊性颌骨缺损与上颌窦、颏孔、下颂管的关系,为外科手术进路提供精准定位。病例1手术切口定位在囊肿邻接牙的颊侧,病例2手术切口定位在相关牙的舌侧,即在囊性骨腔薄弱区开窗,以能够摘出囊肿为前提,尽最大限度减少骨质的损伤。【参考文献】[1]ChaudharyS;OreadiD.Aclinico-pathologiccorrelation.Diagnosi

7、s.Lateralperiodontalcyst.[J]MassDentSoc.2013,62(2):38-41[2]PreethiBalan;SubhasGBabu;ShishirShetty;DeepaDsouza;LateralPeriodontalCyst:AReportofTwoCaseswithVaryingClinico-RadiologicalFeatures.[J]JournalofInterdisciplinaryHistopathology.2012,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