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霍克斯《红楼梦》英译中文化翻译的无意之失

浅析霍克斯《红楼梦》英译中文化翻译的无意之失

ID:21035066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浅析霍克斯《红楼梦》英译中文化翻译的无意之失_第1页
浅析霍克斯《红楼梦》英译中文化翻译的无意之失_第2页
浅析霍克斯《红楼梦》英译中文化翻译的无意之失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霍克斯《红楼梦》英译中文化翻译的无意之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霍克斯《红楼梦》英译中文化翻译的无意之失:本文通过对霍克斯与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红楼梦》第三回两种英语译文的对比,发现了霍克斯对原文文化意蕴理解的一些偏差,具体地证明了译者的生活阅历、学养对其译文取向无意识中的影响,也说明了翻译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达,而不止于语言层面。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外文翻译中的文化陷阱并由此进一步认识到译者文化学习的无有止境。  关键词:《红楼梦》霍克斯文化意蕴文化转换  1.引言  《红楼梦》自然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中的巅峰之作,至今尚无可与匹敌者。如清代《竹枝词》所谓,“开

2、言不谈《红楼梦》,只读诗书亦枉然”,可见《红楼梦》在当时的流行,其后二百多年红学之繁荣亦见其影响之大。经典作品的翻译本即不易,而翻译卷佚浩繁、结构宏伟、思深意密、文备众体的人称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便更见其难。据上海外国语大学于连江博士统计,至2004年《红楼梦》已产生27种外文语言的83个译本,但这其中全译是少数,而且已出版的英文的全译本至今也仅有两种。其一是DavidHaofRedMansions[2]。这两种译著自七十年代面世以来均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其各自的特色自是鲜明。

3、今为领悟富含文化内涵的词句翻译之难,试以他们《红楼梦》第三回的译文作以对比欣赏和剖析。  2.文化意蕴的理解偏差  “翻译不仅是语言,更确切的说,是文化转换。”[3]王佐良先生也一针见血的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4]。所以,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要做好翻译就要对翻译对象中包含的文化现象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而这远不是精通一门语言所能包括的任务。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一般的人尚觉其如汪洋大海难以穷究底细,那么此一文化之外的人要想完全掌握,则绝对是不可能的,他所能做的不过是尽其能力

4、对所研究民族文化的了解在量上更多一点,质上更深入一点。像《红楼梦》这样的文化大书,让一位中国学者与一位外国学者同时来研究,中国人天然地占有某些优势,而杨宪益与霍克斯两位学者的译文中必然体现出他们各自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他们二位的理解是否相同?下面试举例说明。(注:A为霍氏译文,B为杨氏译文)  1)乌木联牌字色之误。原文: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  A:andabovethechairshung,oneoneachside,apairofverticalelbonyb

5、oardsinlaidinturn.  B:Tai-yugreetedeachinturn.  评:中国人虽有叩头之礼,但也不是滥用的。前面黛玉向贾母叩头是正确的,而此处李纨本与黛玉平辈不用说不必叩头,即便是两位舅母,当老太太在此之时,黛玉也是不必向她们叩头的。这个霍教授可能不知道,所以用了kotootherJia.“ItakethePillsmyself.aytheinsigniaofhonourglitterinthesehallsmorebrilliantlythanthestarrysky. 

6、 B:Pearlsonthedaisoutshinethesunandmoon;  Insigniaofhonorinthehallblazelikeiridescentclouds.  评:“珠玑”即珍珠,“黼黻”为古代官僚贵族礼服上的花纹。“两句形容座中人和堂上客的衣饰华贵:佩带的珠玉如日月般光彩照人,衣服的图饰如烟霞般绚丽夺目。”(《红楼梦》1982年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