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议兵篇析论

荀子议兵篇析论

ID:21065486

大小:8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9

荀子议兵篇析论  _第1页
荀子议兵篇析论  _第2页
荀子议兵篇析论  _第3页
荀子议兵篇析论  _第4页
荀子议兵篇析论  _第5页
资源描述:

《荀子议兵篇析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荀子议兵篇析论前言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的一个大儒,在先秦时代,他对诸子的学说既能批判的继承,又能创造的发展,针对时代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体大思精的哲学体系,希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致君于圣王之道,救民于水火之中,事虽不成,他的圣贤人格和仁者胸怀,以及精深的哲学思想,留给后人无限的启示。战国时代,诸侯之间的战争规模和发生的次数,愈演愈烈,已经变成一个不能不正视的问题,战争甚至成了时代发展的重心,面对时代的挑战,荀子作议兵篇予以回应。一﹒荀子为什么要写议兵篇(一)承袭孔孟思想的传统∶孔子和孟子本身对战争都有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儒家对战争的基本原则,荀子之所以要写议兵篇

2、也是这个传统的延续。1.孔孟反对不仁不义的战争∶孔子认为发动不仁不义的战争,终将害人反害己,例如他反对季氏侵伐颛臾,甚至谴责自己的学生冉有说∶“求!无乃尔是过与?……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孔子不但反对不仁不义之战,对某些国君询问军事,孔子还会推拖不知,拒绝讨论,例如:“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论语—卫灵公

3、篇》(注一)孟子对诸侯所发动的侵略性的战争,也深深的予以谴责,他说∶“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尽心篇》至于那些善战的人,则指其为民贼,而欲予以定罪∶“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孟子—尽心篇》“‘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孟子—告子篇》对于这些民贼,孟子主张予以惩罚∶“善战者服上刑”《孟子—离娄篇》荀子对不仁不义的战争也持反对的态度,贬其兵为盗兵∶“若夫招劲募选,隆势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夫是之谓盗兵,君子不由也。故齐之田单,

4、楚之庄譑,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强弱则未足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齐也;掎契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对于不以仁义为之,却能兵强海内,威行诸侯的秦军,荀子曰:“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荀子—议兵篇》2﹒孔孟并不反战孔孟虽然反对残暴的战争,但是并不反战,为了保家卫国,吊民伐罪,甚至主张要教战:例如论语颜渊篇所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又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篇》所以孔子主张:“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篇》孔子积极的

5、教战、备战是很明显的,在齐鲁夹谷之会,相定公出席,既有文事,又有武备,当机立断,粉碎了齐君的阴谋,索回失土,使得鲁国声威大振,这是孔子在军事上小露锋芒。(注二)他的军事才能受到学生的肯定而争相与之,例如:“子路问孔子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凭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篇》孔子对战争采取慎重的态度(注三)例如论语述而篇所说的“子之所慎∶斋,战,疾。”但是为了讨伐乱臣贼子,孔子甚至还会主动请求发动战争,例如在鲁哀公十四年,齐国陈恒弑其君王于舒州,孔子斋戒三日而请伐齐,哀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欲伐之,将若之何?

6、”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告夫三子。”之三子告,固不可,出而语人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由此可见孔子并不是绝对的反战,像耶稣和释迦牟尼的处理方式,是不为孔子所赞许的。(注四)如果涉及叛乱、弑君、残民以逞等事,孔子是力主征讨的鹰派人士。孟子主张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推崇仁义之兵:“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衷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虽然是以

7、德服人,还是无法绝对放弃军事行动,孟子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夷怨,曰‘奚为后我?’……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心大悦。”《孟子—公孙丑》孟子进一步的主张征服那些残害百姓的国君:“彼夺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以上是孟子对梁惠王说的话。类似这种征讨无道之君的言论,孟子也曾私下向齐国的大臣沈同发表,间接的促使齐国和燕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当舆论界批评孟子劝齐伐燕的时后,孟子趁机阐释自己的主张,他说他所谓的燕可伐,指的是天吏

8、,而不是齐国,以齐国的状况去伐燕,类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