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检测意义

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检测意义

ID:21123149

大小:7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检测意义_第1页
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检测意义_第2页
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检测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检测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检测意义丁颖(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111)【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急腹症患者60例,其中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纳入A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纳入B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对照组。釆用免疫抑制速率法对三组受试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进行检测。比较三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阳性率。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入院时即刻、12h、24h、2d、4d、7d、lOd的变化。结果:A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阳性率均高于B组和对照组(P<0.

2、05)。A组血清淀粉酶在24h时水平最高(P<0.05),在4d后下降明显,7d后基木恢复正常水平;脂肪酶在2d时水平最高(P<0.05),4d后下降明显,在10d后基木恢复正常水平。结论: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均有升高,两者联合检测效果更好,多次检测可作为病情发展和疗效评估的,以作对后继治疗的参考。【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淀粉酶;脂肪酶【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065-02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迅速,并发症复杂,常可继发多器官功能袞竭。临床早期确诊、病情评估

3、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预后有极大的影响。木研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及同期急腹症、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入院急腹症入院患者60例,其中出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龄(36.6±7.2)岁,纳入A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35.5&plUsmn;8.8)岁,包括胆结石19例,消化道溃疡5例,急性胆囊炎3例,急性阑尾炎2例,纳入B组。健康体检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

4、37.2±8.1)岁,纳入对照组。1.2方法仪器选择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淀粉酶、脂肪酶采用免疫抑制速率法测定。试剂由上海华臣公司提供。血清淀粉酶〉125U/L即为阳性;血清脂肪酶〉300U/L即为阳性,单项阳性率为淀粉酶、脂肪酶任意一项为阳性。1.结果2.1三组受试者检验阳性率比较A组入院吋淀粉酶阳性率为86.7%(26/30),脂肪酶阳性率为73.3%(22/30),单项阳性率为93.3%(28/30);B组入院时淀粉酶阳性率为16.7%(5/30)、脂肪酶阳性率为20.0%(6/30),单项阳性率为30.0%(9

5、/30);对照组入院时淀粉酶阳性率为6.7%(2/30)、脂肪酶阳性率为10.0%(3/30),单项阳性率为16.7%(5/30)。A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阳性率及单项阳性率均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奋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不同时间段淀粉酶、脂肪酶变化A组血清淀粉酶入院时即刻(326.3±118.8)U/L,12h(549.9±154.2)U/L,24h(662.9±186.5)U/L,2d(422.6±133.7)U/L

6、,4d(264.3±84.6)U/L,7d(104.6±59.5)U/L,lOd(99.5±55.6)U/L;脂肪酶(432.8±213.5)U/L,12h(600.2±378.8)U/L,24h(675.2±406.4)U/L,2d(1385.6±545.8)U/L,4d(985.3±522.6)U/L,7d(450.1±359.2)U/L,lOd(148.9±85.6)U/L。A组血清淀粉酶在24h时

7、水平最高,与其他吋刻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4d后下降明显,7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脂肪酶在2d吋水平最高,与其他吋刻比较差异明显(P<0.05),4d后下降明显,在10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1.讨论血清淀粉酶是胰腺炎诊断的重要标记物,其分为胰腺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两者各占60%和40%,经肾脏排出体外时尿中约含30%原型淀粉酶[1】。其升高常见于急性胰腺炎、腹膜炎、阑尾炎、肠梗阻、腮腺炎及发生于甲状腺、胰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2】,故仅凭血清淀粉酶确诊急性胰腺炎诊断是欠妥当的。血清脂肪酶仅由胰腺腺泡细胞合成[3】,理论上能准确反映胰腺

8、的病理变化,但肝炎、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胰腺癌及肝硬化中也会增高[4】。但两者联合时单项阳性率为93.3%,对进一步明确诊断冇一定价值。对两种酶的吋间变化报道均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