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

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

ID:2112495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9

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_第1页
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_第2页
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_第3页
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_第4页
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严羽的诗歌意境论  摘要:宋代诗人及诗歌理论家严羽在其诗歌理论专著《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以悟论诗,把诗歌意境概括为气象、兴趣,强调了诗歌意境的重要性,对他所推崇的几种诗歌意境作了分类分析,并提出了诗歌意境的最高境界,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论。本文拟探讨严羽诗学中的诗歌意境论,并考察佛教禅理对严羽诗论的影响。关键词:严羽《沧浪诗话》诗歌意境论严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及诗歌评论家。他的诗论专著《沧浪诗话》包括《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篇,涉及诗歌创作论、诗歌风格论、作家作品论等诗歌理论范畴,并阐释了历代诗歌体制的流变和分类,

2、对某些作家作品的真伪、讹误作了一些考证[1](P322)。他在总结前人诗歌创作的基础上,以禅喻诗,以悟论诗[2],在推崇唐诗的同时对宋代诗歌创作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对其以后明清的诗歌创作及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历来对严羽诗学的研究既多且深,本文拟对严羽诗学中的诗歌意境论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严羽诗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对古代诗歌意境论的丰富与发展。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独有的一个概念。关于意境的探究,可以追溯到先秦老庄和《易经》等对言与象、象与意等关系的阐释,如《庄子齐物论》中就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汉代佛学传入后,佛家修炼达到的境界也称意境[3]。魏晋时期,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

3、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到盛唐以后,文学意境论开始全面形成,首次正式提出意境概念并将之用于诗歌理论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不过,他提出的意境只是诗歌境界中的一种,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意境是有区别的[4](P216)。王昌龄之后,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了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观点,发展了意境论。中唐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中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在《诗品》中进一步发展了意境论,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观点[4](P217)。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为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重要范畴。严羽把诗歌意境概括为气象、兴趣,强调了诗歌意境的重要性

4、,并对他所推崇的几种诗歌意境作了深入的分析,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论。一、强调诗歌意境的重要性他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指出,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1](P316),认为诗歌创作的方法是体裁、格调、风貌、形象和意境、音韵,这也是学诗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气象是指风貌、仪态,近似于风格,兴趣则指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相结合而构成的鲜明生动的形象和意境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情趣[1](P316),二者都涉及到了诗歌意境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所以,气象与兴趣可以看作是严羽对诗歌意境的精炼概括。在极力推崇唐代诗歌的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时,他强调了诗歌意境的重要性

5、: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1](P320),认为诗歌重在表现出意在言外、含蓄蕴藉、难以言传的兴趣。他进一步指出,盛唐诗歌的妙处便是创造出了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1](P320)的意境,这是一种空明超脱、不可捉摸、语言凝练而韵味隽永的优美、深远、浓郁的意境和境界。他认为,盛唐诗歌正是因了对这一兴趣的一唱三叹的创造、对诗人真实情性的表现,才成就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辉煌盛世。由盛唐而反观宋代,严羽指出,盛唐诗歌的这种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般的兴趣(即意境),正是宋代诗歌所缺少的。所以,他反对宋代诗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

6、诗,以议论为诗的创作倾向,这种引经据典、抽象说教、卖弄文辞的诗歌,让人反复诵读也不知其用意何在,他感叹说:诗而至此,可谓一厄[1](P320-321)。严羽关于兴趣的论述,既总结了前人诗歌创作的优秀经验,也是对前人诗歌理论中的意境说的发展与完善。二、论述诗歌意境的类别唐人司空图在其《诗品》中详细论述了诗歌的二十四种艺术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对蕴涵着韵外之致的诗味(意境)的体悟,认为不同的诗歌风格也就蕴藏着不同的诗歌意境与诗美境界。严羽继承和发展了司空图的诗歌风格与诗歌意境观点,对于司空图分类过细的二十四诗品作了适当的归类与全新的诠释。他指出: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

7、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1](P316-317)。从严羽对诗歌风格与意境的这九种类别的论述来看,高、古、深、远、长、雄浑、悲壮均为雄壮浑厚、空旷深远的诗歌意境,其他诗歌风格与意境仅涉及飘逸、凄婉,可见他的分类并未涵盖诗歌所有的意境、风格。不过,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他的诗歌审美倾向与审美标准推崇深厚、博大、浑然天成的境界。他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进一步指出,汉魏古诗,气象馄沌,建安之作,全在气象,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在气象不同[1](P316-317)。在他看来,汉魏古诗的混沌、建安的风骨、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