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诗歌意境和诗歌教学

论古诗歌意境和诗歌教学

ID:27204002

大小:70.8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1

论古诗歌意境和诗歌教学_第1页
论古诗歌意境和诗歌教学_第2页
论古诗歌意境和诗歌教学_第3页
论古诗歌意境和诗歌教学_第4页
论古诗歌意境和诗歌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古诗歌意境和诗歌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古诗歌意境和诗歌教学【摘要】古诗歌意境,渗透着作者的情思,诱发读者的想象,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领略诗歌魅力就需要深入体味古诗的意境。把握诗歌内容,识别跳跃意象,感受形象内蕴,填补艺术空白,是把握诗歌意境的关键方法,是该引领学生习得的重要能力。【关键词】意境;内容;跳跃意象;形象内蕴;空白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渗透着作者含蓄的情思,诱发读者悠远的想象和思索。情与景构成意境的关键因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在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中诗人触景生情,选择能表达自己情思的意象,组合成优美隽永的意境。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领略诗歌魅力就需要深入体味古诗的意

2、境,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感悟意境和古诗教学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意境解读诗歌内容需要感悟意境,品味意境能更深刻地理解内容,把握诗歌相关内容与品读诗歌深远意境有着天然的联系,都对学生理解诗歌产生深远的影响。1、品读诗歌题目。题目点明诗的内容,确定诗的感情基调,决定诗歌意境的显现格调,北宋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从题目看内容是春天登楼远眺看到的景色,是怀乡的忧愁意境。唐代张旭的《山中留客》,挽留客人的诗,其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最后两句借写高山景色奇妙,是以美景留客的幽深意境。2、品鉴传神“诗眼”。古

3、诗重炼字炼句,诗人情感的宣泄聚焦在一句一字上,即为“诗眼”。感悟诗歌表达的感情,品味独特意境,抓准“诗眼”是前提。李诗,“折柳”__惜别、怀乡,浓浓乡情的意境。王诗,“咽”、“冷”表现田园宁静抒情诗般的意境。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用活一字而诗歌意境更显灵动。“诗眼”暗示诗人的感情,表明全诗主旨,彰显意境的格调,“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3、体味独特形式。诗歌形式重对仗,押韵,“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诗歌可诵、可奏、可歌、可舞,吟咏或歌唱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意境和意蕴相得益彰,良好的形式更促进意境的展现,灵动的意境使人更深爱美好的形式,加深对内容

4、表迗的认可。《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语音、词汇、修辞并重,意境优美,成为代代传承的经典。很多对仗工整的好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也是蕴含图画般的意境,广为传颂。体味形式和意境的直接方式是读,诗的情感、语境、意象是读出来的,中国古典诗歌是文字与节奏、韵律完美结合。通过朗读、吟诵才能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节奏和情感的变化,加深诗歌深层次意境的理解。4、累积妙词佳句。对语言的感悟、意境的体味来自于积累,古诗中的妙语佳句传神灵动,是营造意境、表迖内容的基石,长久积累对语言理解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微风燕子斜”的斜

5、、“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包含着丰富的意蕴。很多富有表现力的炼字,准确性、音乐性、与含义的包容性,也显示轻灵动人的意境。许多佳句脱离原作流传,帮助人们表情达意,渐渐的成为一种代表着文化传统的熟语或格言。写景如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叙写深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理精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些佳句后人应用时还常被赋予新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原为登泰山观感,后借指治学、处世、为人登高望远,眼前开阔。二、识别意象形象,把握古诗意境我国古典诗歌含蓄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充满丰富的想象和联想。1、识别跳跃意象。诗人注重炼

6、字、炼句、炼意,使诗歌的整体意思出现一种明显的跳跃,这表现在缺失了现代汉语中的过渡和关联词语,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按照抒情要求重新组合,与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有着相当的距离,有时还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利用词语的多义性,使内蕴更加委婉,识别跳跃意象,把握古诗意境对学生解读古诗很有帮助。诗歌意象的选取超越现实生活的严谨逻辑,有意省略各组意象之间的中介,不作交代性叙述,靠意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成文。诗人思绪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穿梭,古代和今天、现在和将来、荒原大漠和江南水乡都任由诗人的思绪自由驰骋,在想象的天地中创造诗歌动人的意境。意象的跳跃使诗歌含蓄空灵,意境广阔,耐人回味。以“列锦的修辞手法

7、”实现诗歌意象的跳跃,多个名词省去应有的动词、连词、副词等直接组合,晚唐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由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富有跳跃性的审美意象构成,形成了富有内涵、引人遐思的意境。“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寥寥数词描绘了悲壮的意境,展现戍边将士的自豪感,为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挥洒预先描画出壮阔的背景,彰显了盛唐边塞诗的广阔胸襟。对偶也是由跳跃的意象形成一种超越现实的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