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手机产业发展

浅析中国手机产业发展

ID:21131146

大小:6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9

浅析中国手机产业发展_第1页
浅析中国手机产业发展_第2页
浅析中国手机产业发展_第3页
浅析中国手机产业发展_第4页
浅析中国手机产业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手机产业发展摘要:在国家进一步宏观调控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由此对我国产业发展问题和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产业;经济危机;产业调整;赫芬达尔指数一、导言受益于近年来移动通信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产业高速发展,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受2008年年末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移动通信市场的增长速度放缓,给我国产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市场需严重萎缩,生产企业获利艰难。同时,我国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凸显出来,但也为进一步调

2、整我国产业组织结构,促进产业良好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我国产业发展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必要性的建议。二、我国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1.我国产业发展近况根据《中国信息年鉴2008》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整理,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逐渐放慢,国内产业日趋成熟,2008年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增长迅速大幅下降。表2.12001-2008年我国生产规模及增长率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生产(万部)

3、7954120001864423344.630350.148013.854857.955964增长(%)106.550.955.425.23058.214.32从2008年11月起,我国生产速度开始放缓,2008年全年增长速度更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5%,进入到2009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对行业的影响也逐渐显现。截至2008年12月,中国已有正规生产企业213家,数量如此众多的厂商面对渐趋萎缩的市场,中国产业的未来发展举步维艰。2.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第一,产业规模庞大但效益低下。我国生产总量从2001年7954万部发

4、展到2008年55964万部,增长了8倍,占据2008年世界生产总量的一半。但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却比较低下,根据资料,2007年我国出口均价为74.3美元/部,而2004年为97美元/部,出口均价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07年出口量增加了27%,出口金额仅增长14.2%,2006年产业销售利润率仅为4.5%,2007年大部分国产企业甚至出现亏损。第二,生产自主创新技术发展缓慢。在中国产业众多品牌中,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相比,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自主创新技术动力不足,自主开发能力不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2004年受理专利数13万种,85%来自境外公司,

5、专利的91%都来自于境外公司,而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在中国境内申请的发明专利总数还比不上日本松下一家公司(16825项)。第三,生产总量较高但质量较低。2008年我国生产共5.6亿部,占全球产量11.8亿部的一半,但是由于产业链不完善,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平台都依赖进口,技术含量低。就本身质量而言,产品质量较差,2006年接到投诉83996件,比2005年增加了6000多件。图2.11998-2006年过国产品牌占国内市场比率折线统计图第四,外资企业发展较快,本土企业发展放慢。如图2.1,从2003年以来国产企业发展迅速减缓,到2007年三资企业生产的产量

6、占总产量的73%,在中国境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5%,本土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并逐渐陷入两难境地。三、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资金、技术、市场门槛低,产业链不完善中国产业对经济规模的要求并不高,现存生产企业从年产量几十万部到几千万部不等。在绝对成本方面,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够绝对控制原料的供应和核心技术,不存在绝对成本造成的进入劣势。中国厂商多是原家电行业的多元化经营,设备投资较易与其他家电产品实现技术关联,资产专用性不强、资产的撤出、转产较易,不构成很高的沉没成本。此外,国家生产许可证的放松打通了市场准入政策壁垒。同时我国产业大部

7、分平台、芯片、嵌入式内存、PCB板、相机模组等基本依赖进口,产业链发展十分不完善。2.市场集中度高,存在垄断企业根据计算中国产业的赫芬达尔指数(简称HHI),以此来反映市场集中度。(3.1)式中::市场的总规模:i企业的规模=/: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该产业内的企业数由于HHI指数所需要的数据较多,难以进行广泛的经验分析,本文采取简化的方法,裁减掉那些市场份额很少的所谓边际厂商。采用十家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的有限资料,进行计算。表3.1中国市场品牌市场占有率十强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联想LG多普达黑莓HTC天语品牌占有率(%)47.511.8

8、7.75.54.84.43.32.11.91.8数据:ZDC2009-04-15品牌排行榜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