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并”的偏误及相关教学建议

浅议“并”的偏误及相关教学建议

ID:21175406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浅议“并”的偏误及相关教学建议_第1页
浅议“并”的偏误及相关教学建议_第2页
浅议“并”的偏误及相关教学建议_第3页
浅议“并”的偏误及相关教学建议_第4页
浅议“并”的偏误及相关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并”的偏误及相关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并”的偏误及相关教学建议:本文分析了日韩留学生学习语气副词“并”的使用偏误及原因。四种偏误主要是:遗漏、添加、替代、错序。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日韩留学生;语气副词“并”;偏误分析  []:H19[]:A  []:1002-2139(2011)-18-0147-01  语气副词“并”是一个多义词,它的句法位置较固定,但语义空灵,用法也不易把握。对于语感能力不是很强的留学生,他们运用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偏误。我们试图通过对日韩留学生语气副词“并”的使用偏误的分析,探讨产生这类偏误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对日韩留学生对外汉语的副词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2、一、语气副词“并”的基本语义和用法的介绍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并”用来加强否定的语气。放在“不、没(有)、未、非”等前边。常由于表示转折的句子中,有否定某种看法,说明真实情况的意味。彭小川认为语气副词“并”的作用是加强对语境预设的否定,即“强调事实或看法不是所认为的那样”。      二、日韩留学生语气副词“并”的偏误类型  本文的偏误语料主要于HSK动态作文库。我们将分析整理的日韩留学生使用语气副词“并”的偏误例句分为四种类型:遗漏、添加、替代、错序。  (一)遗漏  遗漏,指应该使用副词“并”时而未使用。  (1)*只是长寿不意味着好的人生,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充满生命力地

3、活下去才是好的人生。(只是长寿并不意味着好的人生,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充满生命力地活下去才是好的人生。)  此例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作为一个单独的句子都是成立的,但是若是将它们组合成一个长句子的话,它们之间就缺少能够使它们语义之间相互衔接的成分。“不意味着好的人生”和“充满生命力地活下去”之间存在着对比、转折的关系,需要用“并”衔接。  (二)添加  和遗漏相反,添加就是指不应该使用语气副词“并”而使用了。  (2)*反正,他们之中并没有适合当和尚的了。(反正,他们之中没有适合当和尚的了。)  (3)*对他来说社会上的各种情况自己解决都并不容易,遇到困难时他有意无意地求父亲的帮

4、助。(对他来说社会上的各种情况自己解决都不容易,遇到困难时他有意无意地求父亲的帮助。)  (4)*而子女也并不应随随便便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提出主张之前,应再三思考。(而子女也不应随随便便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提出主张之前,应再三思考。)  语气副词“并”的作用就是强调说明事实或看法不是所认为的那样。例(2)只是要说明“他们中没有合适当和尚的”,不需要用语气副词“并”。张谊生认为,语气副词属于评注性副词,在句法上可以充当高层位,主要是表示说话者对事件、命题的主观评价和态度。因此,语气副词同其他副词共现时具有前置性。因此,出现在语气副词“并”前的副词一般都是语气副词,其他的副词不能再出现

5、在语气副词“并”的前面。例(3)、(4)中,“都”和“也”都不是语气副词,不可出现在“并”前,根据语义应删去“并”。  (三)替代  要说明的是,例句既包括该使用“并”而错误地使用了其他副词的情况,也包括该使用其他副词而错误地使用了“并”的情况。  (5)*人类并有生死,不只活着的时间,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类都有生死,不只活着的时间,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6)*他们连吃一顿饭也困难,并不会想这种食品对我的健康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好味道。(他们连吃一顿饭也困难,更不会想这种食品对我的健康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好味道。)  (7)*我从来并不是好学生,不喜欢学习。(我从来都不是好

6、学生,不喜欢学习。)  (8)*他们一个人的时候却没有暴力行动。(他们一个人的时候并没有暴力行动。)  例(5)—(7)是应该使用其他副词而使用了“并”,这三个例句中都没有强调否定的意味。例(5)甚至连否定词都没有,例(6)前一分句出现“连……也”,后一分句应该用“更”来连接。例(8)是应该使用“并”而使用了其他副词。  (四)错序  错序,指语气副词“并”与句中其他句法成分位置错误。  (9)*她说她能来,可是并她没有来。(她说她能来,可是她并没有来。)  (10)*我的童年并过得不是很好。(我的童年过得并不是很好。)  作为语气副词,“并”最常见的句法位置是用在主语后、述语前

7、作状语,同时句法位置单一,只能出现在否定形式之前。例(9)中,语气副词“并”与主语的位置颠倒了。语气副词可以与“得”共现,一般是出现在“得”字之后。      三、对语气副词“并”的教学建议  (一)教师应当加强对比分析,在教学中针对与母语的不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与汉语的差异,努力摆脱母语的干扰。  (二)在教学中就应该突出语气副词“并”的语用规律,应该告诉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语气副词“并”,同时揭示其句法、语义特征,即告诉外国留学生怎样使用的问题。这就涉及语用预设的问题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