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史上的矛盾运动

宋词史上的矛盾运动

ID:21180517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0

宋词史上的矛盾运动  _第1页
宋词史上的矛盾运动  _第2页
宋词史上的矛盾运动  _第3页
宋词史上的矛盾运动  _第4页
宋词史上的矛盾运动  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词史上的矛盾运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词史上的矛盾运动【内容提要】有宋一代,律词高度发展。论者探其成因,多从两宋社会的递变过程入手,并视之为词的发展背景。这显然违背了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所特有的发展方式。本文通过对文学与音乐、娱乐要求与诗教规范、市民趣味与文人习气等三对矛盾的考察,结合两宋词家的具体创作情况,试图说明: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演进,很大程度上是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结果。 词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必定要受到一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制约。但以往过份强调这一点,容易造成艺术是被动地发展的这样一种错觉。于是,探讨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就成为当下极富挑战性的命题。笔者发现

2、不少学者对宋词发展规律的考察过于狭窄,研究方法也较单一,他们仅把一般文学艺术乃至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的背景视为词的发展背景,这显然忽视了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式样所特有的发展方式。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词人创作方式的角度来考察宋词史的流变,认为有三对矛盾值得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合乐歌词和格律诗的矛盾不管后世如何尊诗而轻乐,音乐毕竟在宋词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对于词,前人很早就注意从诗乐结合的角度去看待。周邦彦“讨论古音、审定古调”和李清照以“谐音律”论词的创作,即已开始自觉地探索合乐的规律。此后,辛弃疾、姜白石及张炎等“洞晓音律的词人更自觉地从

3、‘一体化’的角度来审视并修改歌词创作……成为一定的社会风气。”〔①〕但到了元代,情况又发生了转变,陆辅之在《词旨》里虽然悉遵张炎论词之旨,实际上只是《词源》下卷中“清空”、“雅正”的翻版。明清以降,时人更视词为纯文学式样,与宋人论词已相径庭。应当说,词本是配乐歌唱的诗体,是燕乐与诗结合的产物,是音乐与文学的矛盾统一体。考察词的产生及其整个演变过程,音乐确实是其主要矛盾之一。“但词在合乐应歌之外,又有其足以自立的艺术生命和艺术价值。”〔②〕“词的定型并非音乐使之定型,而是句式与平仄。”〔③〕“奇偶言自由组合并非由音乐来决定,作家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抛

4、开音乐……”〔④〕所以,词发展到后来逐渐从音乐中抽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格律诗。乐曲对文辞的影响是明显的。就宋词的创作实际来看,一般总是先有曲后有词。田同之《西圃词说》云:“终宋之世,乐章大备。四声二十八调,多至千余曲,有引、有序、有令、有慢、有近、有犯、有赚、有歌头、有促板、有摊破、有摘遍、有大遍、有转踏、有增减字、有偷声。”这样繁复而多变的乐曲,为新词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也为词人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个优秀的词人甚至词学者应当既是诗人又是音乐家,至少是懂得音乐的诗人,如柳永。柳永是真正开启宋词新面目、变旧声为新声的词人。《乐章集》中,所

5、用词牌126调,其中未见于唐五代词集的新调即近90,而其中慢词约占三分之二以上。柳永力使文辞配合曲调的努力是成功的,因此我们说他的词扭转了民间词虽合乐可歌却文理欠佳的状况,达到既“音律谐婉”,又“语意妥贴”的地步。又如周邦彦,他的《片玉集》用词牌87调,新调即近60。宋人用“犯调”(旋宫转调)的方式谱制的新曲,传至今日仅存11调,而周氏即占5种。再如姜白石,他从乐曲与歌词完美结合的标准出发,不断推敲“自度曲”,使之音节谐婉、字正腔圆、流美动听,否则就要反复修改。他在《暗香》词序中表达过这种艺术追求。词人在石湖逗留的一个月时间里,除了按“石湖家自制新

6、声”之《玉梅令》填一歌词外,其余时间几乎全用于《暗香》、《疏影》的词曲创作与修改上。词序中所说的“工妓隶习”,即意味着通过范成大的家庭乐队试唱与反复修改,最后才达到“音节谐婉”的水平。宋代像柳、周、姜这样兼精音乐的词人毕竟不多,大多数填词的文人只能依样画葫芦。行家如周密尚且慨叹作词“语不难工而难于协”,一首词改了几个月才觉得和协可歌(《木兰花慢·序》),更不要说别的人了。乐曲的失传在北宋已见端倪,南渡以后,燕乐乐谱更大量流失。至张炎时,许多词调已“旧谱零落,不能依声而歌”(《西子妆慢·序》),而嘌唱、诸宫调等新的合乐文学逐步盛行,使得词的流行天地越

7、来越窄。因此,南宋词人创调锐减,宋代新词调630多,始自南宋的不过几十调,说明燕乐已逐渐失去了活力,趋于衰微了。“同调异体”的现象也值得注意。这其中虽不排除由于传抄讹误所造成的可能性,但大量却是在兼顾文意表达和合乐可歌的情况下出现的。“同调异体”所异的只是文辞而非曲调,熟知音律和唱法的词人对某些地方稍作变通,仍可配合同一曲词演唱(这与乐府、唐声诗的泛声和元曲的衬字之间必有方法上的承传关系,需要再进一步探讨)。而不熟悉音律和唱法的文人,则只能按“调有定句,句有定字”的体式去填制新词,于字句间求工稳。但这也恰好使词体从另一方面走上严整化、规范化的道路。

8、一般来说,民间词异体多于文人词,前期词异体多于后期词。民间所作,但求可歌。而文人所作,自然求文辞之美,将律诗声韵的美学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