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小额贷款年”中国突破年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小额贷款年”中国突破年

ID:21286975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小额贷款年”中国突破年_第1页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小额贷款年”中国突破年_第2页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小额贷款年”中国突破年_第3页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小额贷款年”中国突破年_第4页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小额贷款年”中国突破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小额贷款年”中国突破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小额贷款年”中国突破年中国经验  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农村的金融服务非常需要改善,城市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也需要改善。联合国把2005年定义为小额贷款年。我们完全可以借这个东风来促进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城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改革。  在今天的会议上,很多专家同时使用了“小额信贷”和“微小企业贷款”这两个概念。因为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也有交叉之处。在小额信贷和微小企业贷款方面,国外专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从他们的实践当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在这两方面,中国也做过很多有益的探索。  从199

2、9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了小额信用贷款,取得很好的成绩。从2000年到2005年3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到了1644亿元,约合200亿美元左右;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有1.98万亿元,约合3000多亿美元;中国约有2.2亿农户,农村信用社为1亿多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约占总农户数的50%;共向7100万农户发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占总农户数的32%,占有贷款需求而且符合贷款要求总农户数的68%。同时,在为微小企业服务方面,应该说,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的客户中至少有50%是微小企业。因而,中国在为微小企业贷

3、款和发放小额贷款方面是有自己的经验的。  而且,中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也有一些好的经验。那时候,中国工业企业有驻厂信贷员制度。银行在给大企业放款的时候,同时派一个信贷员长期在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状况。中国的农村在人民公社的时候曾经有过经营管理站,他们曾经辅导过农村信用社,他们对社队的经营状况也有较多了解。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过去的经验和现在国外的成功经验很好地运用起来,对于我们改进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和改进城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都是非常有益的。  银行必须面对中小企业  这是我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大概介绍。下面,我想谈一下,听了这次会

4、议后,我在观念方面的几个思考。  第一,不同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是有不同融资模式选择的。概括起来说,大的企业、成熟的企业,他们向公众募集股本金,或者通过债券方式募集资金都是比较容易的。而且,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些好企业大部分会走向直接融资的道路。  而中小企业、成长中的企业,他们的股本融资基本限定在私募范围内,向公众募股不太容易,企业外部融资大部分要靠银行信贷。微小企业更是这样。除了私募情况下的股本融资以外,还需要外部的借贷服务。但这种外部的借贷服务并不一定是典型的银行信贷。因此,这个问题的结论是,我们的商业银行一定要有危机感。当资本市场发展以后

5、,大客户在一定程度上会离开金融中介,直接走向市场,而银行要想有新的利润增长点,必须面对中小企业,发展潜在的客户。  第二,关于小额信贷和微小企业贷款商业可持续的问题。人民银行在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时候,也是在推行着这样一个理念。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当中,一个市场主体如果在财务上不可持续,那么这个主体是不可能生存发展的。  银行是经营信用和管理风险的行业,银行不能采取零风险的经营策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认识。为什么所有的银行都要税前提普通呆账准备金?就是说,经营得再好的银行都可能有1%以下的呆坏账。这时候,我们会采取尽量减少

6、风险的办法,于是就提出,不动产的抵押或质押,提出经济资本的概念。当一家银行在信用扩张的时候,应该把他可能承受的各种风险分配在各种业务上,分配在各个业务部门当中。也就是说,一家银行到底能够承受多大的损失,这是要有一个估量的。消灭风险是不现实的;把风险控制在你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是现实的。为什么那么多金融机构在微小企业贷款没有法律障碍的时候还不肯投身到放款当中去呢?我想,有一个理念的问题,就是追求零风险。  担保困境与“草根金融”  第三是银行信用与担保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信息处理成本内在化与外在化的问题。所有的交易成本、风险成本其实最后都体现在利差中。我暂时

7、把存款利率设定为零,也就是说,银行贷款利率就是交易成本、风险成本加上适度利润。  在这样一个框架下,我们在覆盖成本、覆盖风险的时候有三种方法:一是完全的信用放款。所有的风险和成本完全靠利率高低来覆盖。二是要求借款人给一定的抵押和质押,出现风险时,以此覆盖部分风险。如果抵押物或者质押物比较合适的话,贷款利率水平会下降。三是外包出去,让第三者做担保。这时候,银行把信息处理的成本交给担保机构,担保机构付出劳动应该得到回报,同时,他承担的风险也要在他的手续费中得到覆盖。因此,从风险总量来看,并不因为有了一个担保机构而减少了风险,也不因为有一个担保机构而减少了

8、成本。关键问题是,银行与担保机构,谁的效率高一些,谁的征信成本低一些。如果银行成本高,那么,担保机构的存在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