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ID:21327366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中国古典诗歌含义的隽永,意境的优美,让人悠然心会,叹为观止。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只要我们能够恰到好处地应用,,会取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诗词;历史教学;学习气氛;思维能力    :G633.51:B:1672-1578(2012)03-0201-02    1.用诗词导入新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

2、一半。”诗词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和韵律在,利用诗词导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展示《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并提问词的是谁?学生回答后,我引导:毛泽东

3、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少年立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的青年抱负,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到“数风流人物,还看贪今朝”的英雄气概,毛泽东诗词记录着中国革命的足迹,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今天,我们就通过对毛泽东的诗词来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借助诗词,了解历史  诗词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有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大量的现实主义诗作,为研究历史提供了旁证材料,往往被称为“活的历史”。如《古代中国的农业》,我们可引入《悯农二首》“锄

4、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让学生理解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农民没有土地,是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即使在繁荣的唐代依然发生农民因饥饿而死的情形。《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可引用元稹《估客乐》中的“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伙伴,入户辞父兄。……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5、”并设问:该诗中的哪些诗句表现了唐代商人商旅往来频繁、无所不至的情形?反映了商人什么特点?这样学生通过阅读诗歌就能了解到唐朝时商业发展的概况。  3.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历史知识学习  高中历史教材语言的生动性不够,理论性较强,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进诗词教学可以增强历史课的美感。在讲授台湾人民反对割台斗争这一问题时,可用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来表达台湾人民在得知台湾被割让后的悲愤。  上讲授《红军长征》时,可以用毛泽东的诗歌《七律.长征》来渲染课堂气氛

6、。让学生齐声朗读《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然后提问:“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如此艰难险阻,红军什么能够战胜它?从这首诗中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长征的胜利又有哪些历史意义?”从而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上《“一国两制”及其伟大实践》两岸关系新进展时,我让学生看视频朗读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

7、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强烈的思乡之情,“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教学实践证明,将诗歌引入历史课堂,实现文史结合,既可以增加历史课堂的美感,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强化历史知识的学习。  4.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如上《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时,讲到李白

8、、杜甫和白居易各自的诗歌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他们的诗歌特点,可以将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石壕吏》和白居易的《新乐府.红线毯》投影出来,然后让学生阅读、比较,从中找出三位诗人的诗歌各自艺术特色: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特点是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杜甫现实主义诗人,诗的特点是深沉忧郁、忧国忧民、语言深厚;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现实,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