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 中外教育史 28062 本科段

纲要 中外教育史 28062 本科段

ID:21395224

大小:124.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21

纲要 中外教育史 28062  本科段_第1页
纲要 中外教育史 28062  本科段_第2页
纲要 中外教育史 28062  本科段_第3页
纲要 中外教育史 28062  本科段_第4页
纲要 中外教育史 28062  本科段_第5页
资源描述:

《纲要 中外教育史 28062 本科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纲126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8062  中外教育史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外教育史》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段)课程中必修、必考课,也是该专业自学考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它是历史学和教育学相交叉的学科,因而在学习时,要求自学者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尤其是了解中外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历史;二是要求自学者能够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对教育史实进行分析批判的能力。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2、了解中外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史实,重要教育家的主要教育主张,从中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并为中国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等诸种教育起源说,并掌握远古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了解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和古印度早期学校的主要类型和特征;掌握中国夏、商、西周官学制度体系及其变迁;掌握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制度的异同;了解古罗马帝国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变化。【学习内容】第一节远

3、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一、教育的起源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一)教育性质——儿童公育(二)学习内容——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知识与技能(三)学习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第二节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一、古代埃及的学校(一)宫廷学校(二)寺庙学校(三)文士学校二、古代两河流域的学校(一)苏美尔人的学校(二)古巴比伦的学校教育三、古代印度的学校(一)婆罗门教的教育1、家庭教育2、古儒学校(二)佛教的寺院教育第三节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一、学校的萌芽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建三、学校教育

4、的初步发展(一)西周社会概况(二)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1、国学(1)小学(2)大学2、乡学(三)西周学校的教师(四)六艺教育1、礼、乐2、射、御3、书、数第四节古希腊时期的教育一、斯巴达的教育二、雅典的教育三、希腊化时代的教育第五节古罗马时期的学校教育一、共和政体时期(一)小学(二)中学(三)高等教育二、帝国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变化【考核知识点】(一)诸种教育起源说的基本主张;远古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二)世界早期学校的主要类型。(三)夏代、商代的学校机构的名称及其主要教育内容,教育特点;西周的教育

5、制度,六艺教育及其特点,教师与学生。(四)斯巴达教育的特点;雅典教育的特色;希腊化时期教育发生的主要变化。(五)古罗马共和时期的学校教育;古罗马帝国时期学校教育制度发生的主要变化。【考核要求】(一)识记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儿童公育。2.文士学校,古儒学校,泥板文书,“埃都巴”。3.庠,序,校,瞽宗,辟雍,六艺教育,学术官守,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一体。4.五项竞技;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教仆。5.修辞学校。(二)理解分析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

6、源说的主要错误;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主要特征。2.世界早期学校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世界早期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主要特点。3.中国夏、商、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六艺教育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点。4.斯巴达教育的特点;雅典教育的特点;希腊化时期学校教育发生的变化;古罗马共和政体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古罗马帝国时期学校教育发生的主要变化。◎第二章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领会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意义;掌握古代中外教育家的主要教育主张;理解中外教育家的教育观与

7、其政治主张之间的关联;把握《学记》与《雄辩术原理》在教育发展历史中的价值和地位;初步认识中外教育家在教育精神上的各自特点。【学习内容】第一节孔子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的作用与意义(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二、教育的目的三、教育的对象四、教育的内容(一)知识教育(二)技能训练(三)道德教育五、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一)自觉修养1、立志与持志2、克己、内省3、改过迁善(二)因材施教(三)启发诱导(四)学、思、行结合六、论教师(一)“学而不厌”(二)诲人不倦(三)教学相长第二节孟子的

8、教育思想一、性善论与道德内发说二、理想人格三、道德教育的内容四、道德教育的方法(一)存心寡欲(二)尚志养气(三)反求诸己(四)磨练意志第三节荀况的教育思想一、性恶论与外铄说二、教育的内容三、学习方法(一)防邪近正(二)积学积善(三)虚壹而静(四)学思行一致四、论教师第四节墨家、法家的教育主张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一)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二)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1、古代文化知识教育2、科学技术教育3、逻辑学知识的传授(三)主动的教育方法二、法家“以法为教”的教育思想(一)绝对“性恶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