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活动中的“实实在在”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活动中的“实实在在”

ID:2141194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活动中的“实实在在”_第1页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活动中的“实实在在”_第2页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活动中的“实实在在”_第3页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活动中的“实实在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活动中的“实实在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活动中的“实实在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所以,只有让他们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活动一定要“实实在在”。  Thenestandardclearlyputsfors,learntovietheiroustbebasedonlife.    关键词:品德,课堂活动,实实在在  Keyoralcharacter,the

2、classactivity.basedonlife    一、活动的内容要“实实在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老师苦苦追求的就是“活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考虑的比较多,但这些花哨的活动是否真正取得了实效,儿童在活动中是否有所体验和感悟呢?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时,课前先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地方,如:大街、小区、公园、超市等,随后写出观后感,课堂上让学生汇报课前的调查及观后感,学生们说得头头是道,五花八门,然后讨论:目前我们这座城市还存在哪些急需改进的地方,最后,让同学们试着写《给市长的一封信》,谈谈对家乡的城市建设有什么想法。这样

3、的活动设计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仔细推敲一下,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他对一座城市的建设认识会有多深刻,尤其是最后《给市长先生的一封信》,这封信真的能寄出去吗?市长先生真的能看到吗?如果不能,那么这一环节的设计对本课的意义何在呢?我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二、对孩子的引导要“实实在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所以课堂上的引导一定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考虑学生的内心世界。比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问道:“你都看到过哪些不爱护动物的现象”,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例举了不少,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有一次,爸爸带我去饭店吃饭,

4、走到饭店门口,我看到一块牌子上写着出售天鹅肉,天鹅是国家保护动物,这家饭店这样做就是不爱护小动物。”老师说:“那看到这种情况你是怎么做的?”小男孩说:“我就跟爸爸说,再也不去他家吃饭了。”瞧,孩子的语言多么朴实呀,我觉得作为一个孩子,在爱护动物方面已经有了很高的觉悟。但是这个说法显然不是老师要的答案,老师说:“这样做就是爱护动物了吗?其他同学你们会怎么做。”这时有的孩子似乎立刻领会了老师的意思,有的说:“我会进去制止他们”有的说:“我会打报警。”等等,老师顿时满意的点点头说:“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孩子。”难道不去那家饭店吃饭的孩子就没有爱心了吗?别说是孩子,试想一下,即使是我们大人能不能立刻进去

5、制止呢?这些不切实际的做法怎么还能得到我们的肯定和表扬呢?这样的引导留给孩子的又是什么呢?  三、活动时间要“实实在在”  品德与生活课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并不应局限于课堂40分钟。必须把品德与生活教学从纯粹的课堂教学里解放出来。否则,就上不出一节“实实在在”的课,教学目标也不会很好的达成。记得我在上《春天在哪里》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学生自己观察,去寻找春天的变化,并适当的用笔做好记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结果,孩子们的汇报真是“五花八门”,什么“小燕子飞回来了”“小蚂蚁也出来了”“河水融化了”等等,后面我还让孩子们画出眼中的春天,有的画了“鲜花盛开的春天”,有的画了“风筝满天的春天”,还

6、有的画了“莺歌燕舞的春天”,看到这些情况我真是觉得太失败了,这哪里是学生们眼中的春天,而是他们想象中的春天呀。春天是一个时间持续的季节,怎么能一节课就将本课结束了呢?于是,我重新备了课,亲自带领孩子们到田野里、小河边去寻找春天,并且指导他们坚持写好观察日记,开辟“春天广角”,收集各种与春天相关的事物,整个活动几乎贯穿了整个春季。这样,在一点一滴中让孩子们逐渐认识到春天的变化,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就要“实实在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出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