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护理体会

ID:21420180

大小:7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护理体会_第1页
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护理体会_第2页
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护理体会_第3页
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护理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护理体会李胜勇王小莉(重庆市长寿区第三人民医院401221)【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309-02【摘要】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以更好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为提高老年患者输液治疗质量提供研究信息。方法将438例慢性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9人。A组留置针穿刺点选为手背或腕关节;B组穿刺点选为前臂,观察留置针使用的整个过程,记录相关内容。结果B组患者留置针使用质量优于A组。结论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与穿刺部位存在相关性。【关键词

2、】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穿刺部位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理念的不断改进更新,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病人也将同时增多。静脉给药方法是治疗、抢救老年患者的主要途径。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才能在救治过程中使病人得到合理用药。但由于老年人,生理病理变化及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造成手背表浅静脉破坏严重。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可以为老年病人解决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留置针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最安全的穿刺工具[1]。它操作简便,用途广泛,可减少反复穿刺,保护血管及减轻病人痛苦,方便临床用药和应急抢救,减轻了护士工作量,现己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对438例

3、慢性疾病老年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穿刺部位留置针进行效果观察,其具体方法及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01月-2011年12月浅静脉留置穿刺的老年患者438例,年龄60-91岁,平均年龄(75±10.5)岁;其中男259例,女179例;高血压病206例,糖尿病263例,COPD35例,冠心病32例,(有些老年患者同时具有多种疾病)。均为意识清醒者,无对固定胶布过敏者。1.2材料均为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2G*0.75(0.9mm*19mm)静脉留置针,与3M无菌透明贴。1.3方法将43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

4、组。A组穿刺点选取为手背或腕关节,B组为前臂。分别由几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实施。穿刺方法如下:(1)备齐用物,包括静脉留置针,输液消毒盘,并备好将输入的药物,连接1次性输液器,并排尽空气备用。(2)备齐用物后,带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3)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打开导管针外包装,戴手套。选择血管。手指探明静脉走向及深浅,确定穿刺部位,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待干。左手固定穿刺点远端皮肤使静脉固定,右手拇指,食指持针翼和针柄,针头斜面朝上,以10度〜30度的角度,先在略偏血管的部位,迅速刺破皮肤,沿静脉方向

5、潜入血管内,确定留置针有冋血吋,降低持针角度,再进针2mm,松开止血带,右手持针翼顺血管方向将套管置入,冋吋左手持针柄缓慢往外退针芯,当针芯将要安全退出时,左手中指压住穿刺点近心端血管,食指、拇指固定针栓,右手迅速退出针芯,并立即将套管与输液装置连接。将3M无菌透明贴固定留置针于穿刺部。(4)脱手套,再次查对无误后,在输液卡上记录时间、滴速并签名。在敷贴上写上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5)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助患者卧于舒适位置,整理床单位。(6)封管,输完后进行封管。(7)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交待注意项事项

6、。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如需要洗脸或洗澡吋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8)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输液前还要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无冋血,冲洗冇阻力吋,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吋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1.4观察方法从浅静脉留置针置管起至拔针的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观察项0包括穿刺的部位、敷贴状态、并发症、留置吋间、患者舒适度等。2结果2.1两种穿刺部位效果比

7、较见表1。表1两组浅静脉留置后的临床观察438例2.2由表一可分析得知,A、B两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8.21%、3.65%;药物渗物外率分别为9.59%、2.28%;穿刺点出血率为11.87%、2.74%;导管堵塞率分别为10.96%、1.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留置针总体使用质量高于A组。3讨论3.1生理特点,慢性疾病老年患者普遍具冇以下特点:(1)病程长,输液治疗次数多,血管硬化率较高;(2)老年人血管特点是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肌组织松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置针的妥善固

8、定;(3)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逐渐减弱,绝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多种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