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3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3

ID:2144180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4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3_第1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3_第2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3_第3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3_第4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3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第一时〖型〗新授。〖教法学法〗1、教法:启发感悟。2、学法:朗读练习。〖教学目标〗1、认识“枯”等几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认识7个生字是重点和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是难点。〖教具准备〗挑选古诗的配乐曲子,彩笔及画纸。〖教学过程〗一、激励引入老师听说,有的同学可聪明了,会背许多古诗呢!请你大声的背给大家听一听。(抽学生背)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今天老师又带了一首古诗。板书出示题:

2、草。二、老师范读激趣1、老师配乐吟诵。你们想读吗?自己试试。2、学生自读。3、会读了吗?请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互相纠正读音。)4、谁想读给大家听听?注意:草、岁、尽、吹、生等字音。5、齐读。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人感情1、学生自己吟诵体会。2、抽生诵读。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老师给以恰当的指点。3、大家齐读。四、启发想象,感悟诗歌大意读了这首诗,老师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景象: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它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茂一次。不管烈火怎样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原野上又会长出青青的野草。野草的生命力多强啊!1、学生自读体会。2、看书上的图,进一步体会。评议这幅画,说说自己的想

3、法。五、配乐诵读全诗1、先自己边读边想象,有滋有味的吟诵这首诗。2、试着背下。3、配乐朗读、背诵。六、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枯荣2、写一写这两个字,再写一写“烧”字。谁提醒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注意:“荣”字的秃宝盖要写宽点,“烧”的右上角没有点。4、学生书写,老师巡视辅导。七、堂检测抽测古诗背诵、朗读情况。八、堂小结写好字,背好诗的同学,可以自读“我知道”中的内容,不懂的地方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板书设计〗2、古诗两首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教后记〗在第一时的学习中,无论从背诵还是书写生字,学生都表现了极大

4、的自主性自己预习熟读成诵,利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学写生字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第二时〖型〗新授。〖教法学法〗教法:启发感悟。学法:朗读练习。〖教学目标〗1、会写“未”等9个字。2、理解古诗的意思,并能背诵古诗。3、认识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并能背诵古诗。〖教具准备〗古诗录音磁带。〖教学过程〗一、赏图引入图上画的什么?是什么季节?注意区别花与蝴蝶的色彩。1、古时候有位著名的诗人叫杨万里,他特觉得这个小孩捕蝴蝶的情景非常有趣,就写下一首诗。(出示全诗)2、老师朗读全诗。这首诗是不是写出了画中的景色?二、初读全诗,识记生字1、自己朗读全诗,不认识的

5、字看注音,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2、谁愿意把这首诗的给大家听听。发现读的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3、听老师范读,体会朗读古诗的节奏,学生模仿范读,练习朗读古诗,要读出感情、节奏。三、图画结合,感悟诗意1、学生吟诵古诗。2、学生看图,老师讲解:稀疏的篱笆掩映着一条幽深的小径,枝头的春花已经凋落,绿叶初长,还没成阴。天真的儿童在追捕一只黄色的蝴蝶,蝴蝶飞进黄灿灿的菜花从中,孩子再也找不到那只蝴蝶了。3、你们能不能把诗画中的情景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分小组合作编故事,推选一个代表讲故事)四、有感情的读全诗,练习背诵4、自由练习: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个伙伴合作朗读。5、读给别人听,

6、互相评议。6、练习背诵,先自己背,再同桌交换背诵。7、配上优美的音乐,集体吟诵。五、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宿、徐、篱、疏、未。(师: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2、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好。3、谁能把自己记字的好办法告诉大家:⑴同桌互读互查生字。⑵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未:上横短,下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追:注意提示上边的笔顺,整个字先写上边,后写走之。宿:宝盖头不宜写的太宽。六、堂检测指名、分组、背诵古诗。七、堂总结回去以后可以把古诗背给家长听。〖板书设计〗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教后记〗学习本之后,我认

7、为最成功的地方是学生能根据第一首诗的节奏,划分出第二首诗的节奏。并能够根据上一学过的“离”字识记“篱”字。在书写方面也能把各种方法运用的恰倒好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