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探析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探析

ID:21448313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探析_第1页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探析_第2页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探析_第3页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探析_第4页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央连续出台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但由于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决策机制、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等因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供给结构失衡、社会保障体系滞后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政府下大力气解决。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二元制经济结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978-7-80

2、712-402-3(2011)02-077-03    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不容乐观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  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季节性、区域性缺水问题突出。现有的大中型水库,年久失修、设备报废,抵御水灾、旱灾的能力极其有限。目前,全国农田每年受旱面积达3亿亩以上,灌区中等干旱年缺水300亿立方米,每年因旱减产、因水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据统计:1978—2008年农业所受的灾害中,水旱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高达55.15%。①  

3、2.农村公路建设还需加强  农村公路是连接乡(镇)和建制村的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的重要基础设施。经过三十年的大力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X密度不高、技术等级低,除东部的一些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农村公路密度尚可外,其它中西部省(区、市)的农村公路整体规模明显不足,农村公路X密度偏低,乡(镇)、建制村公路的通达、通畅率不高,无法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要求。以农村等外公路为例,2008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占全国农村等外公路的比例仅为15

4、%,西部地区则占“半壁江山”,高达49%。②  3.农民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  2009年我国首次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按照2006年公布执行的农村饮用水水质评价标准,截止2007年底,44.36%的农村饮水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多项指标超标率严重。如表所示: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另外,据2009年卫生部公布的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厕所入室比为仅为17.82%,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为不到1/4,其中多数厕所建在院内或者院外,人畜混居,造成农村地区传染病肆

5、虐流行,严重影响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安全。  4.农村电力建设有待提高  近年来中国农村电力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满足了广大农村生产生活需要。但由于我国不同农村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目前仍有350万户、1000万左右的农民还存在用电问题。据统计:1983—2003的20年间,平均占我国人口71%的农村人均用电量一直少于城市人均用电量。从2003年起,农村人均用电量才略高于城市人均用电量,但增幅甚微,平均仅有1.2个百分点,如图所示:  1983—2007农村和城市人均用电量对比图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

6、009数据》制作而成  (二)部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剩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作秀浮夸,沽名钓誉,不顾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和消费水平,盲目上马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极大地浪费了公共资源。如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浙江省永康省永康市荆山夏村于2006在全村推出了“家家都有别墅住”的村民别墅工程,而且声称要做“全国一流”新农村样板村。结果事与愿违,111幢村民别墅群不仅成了烂尾楼,而且还负债8000多万元。”③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滞后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7、体系覆盖面窄、层次低、社会化程度不高,难以保障8亿多农民的真实需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试点实施以来,农民医疗负担得到明显缓解,卫生服务利用率得到提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缺乏稳定的筹资机制、许多乡(镇)、村卫生院基础医疗设备陈旧,赤脚医生大量存在、报销程序过于复杂、等问题也影响着新农合效率。2009年9月,国务院开始在全国10%的县(市、区、)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从试点效果来看,参与覆盖面狭窄,人数很有限,其运作基金的筹集也比较困难。  二、我国农村公共

8、产品供给现状原因探析  (一)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滞后的体制性根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家经济建设极度落后,可供利用的资金十分有限。为了加快经济的全面复苏和发展速度,我国实施了赶超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的策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即通过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来实施经济的赶超。据有关部门测算:1950~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品剪刀差的方式取得了高达5100亿元的资金④,农业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