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影响因素及其预后质量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影响因素及其预后质量分析

ID:21450810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影响因素及其预后质量分析_第1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影响因素及其预后质量分析_第2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影响因素及其预后质量分析_第3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影响因素及其预后质量分析_第4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影响因素及其预后质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影响因素及其预后质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影响因素及其预后质量分析  (徐州市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行单侧大骨瓣减压术(LDC)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头颅CT结果,将其中36例出现迟发性血肿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外伤至手术时间、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纤

2、维蛋白原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颅骨骨折发生率、Babinski征阳性率、血浆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伤至手术时间、颅骨骨折、Babinski征阳性、血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是迟发性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比2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迟发性血肿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非迟发性血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3、5)。结论:sTBI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外伤至手术时间、颅骨骨折、Babinski征阳性、凝血功能异常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要及早防治,提高预后质量,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迟发性血肿;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预后  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200(2017)04-034-03  DOI:10.11876/mimt201704014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sTBI)是危及人类生命且致死率极高的一种疾病。早期应用大骨

4、瓣减压术(largedecompressivecraniectomy,LDC)能够有效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存活率[1],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也有可能出现并发症,迟发性血肿是其早期并发症之一,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并正确处理,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90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LDC术后发生迟发性脑血肿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质量的影响。  1一般资料  1.1病例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90例?_诊为sTBI并于本院行LDC术患

5、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既往头部外伤或脑出血史患者;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或损伤患者;③病例资料不完善者。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20~70岁,平均为(45.1±12.5)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64例,高空坠落伤20例,重物砸伤4例,暴力致伤2例。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ore,GCS)[3-4]平均(5.52±1.78)分。所有患者入院后即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依据术后头颅CT复查结果,将其中出现迟发性血肿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其余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1.2研究

6、方法  记录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瞳孔改变、外伤至手术时间、GCS评分、颅骨骨折、Babinski征阳性、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手术时间、中线偏移、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scale,GOS)[3]及Barthel指数评分[5]。对2组患者上述资料进行比较,研究迟发性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n/%)表示,比较采取χ

7、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迟发性血肿的危险因素,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外伤至手术时间、GCS评分、纤维蛋白原量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颅骨骨折发生率、Babinski征阳性率、血浆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迟发性血肿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8、  以外伤至手术时间、GCS评分、颅骨骨折、Babinski征阳性、血浆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为自变量,迟发性血肿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伤至手术时间、颅骨骨折、Babinski征阳性、血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是迟发性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