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刍议

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刍议

ID:21464443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刍议_第1页
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刍议_第2页
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刍议_第3页
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刍议_第4页
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刍议陈东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524094摘要:适应于民办高校专业性教学特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以实践性、针对性以及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展幵,以有效实现其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木文集合《基础》课程教学的必然性和不足,对其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其教学效果的一点建议。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学生主体性在“知识与素质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思想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通用《

2、基础》),以作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辅助技能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其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法律道德内化为学生自身道德行为和法律行为,有效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但是,在成绩之下仍旧存在一些教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而且其表现出的外部特征,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由此,必须以有效的教学方式推动《基础》课程教学,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一、民办高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必要性民办高校作为一种专业性和技能性的教学阵地,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知识的权威性

3、组织,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民办高校自身提升,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向综合性高等院校迈进,而这也对学生的走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而且要求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化多元人才。《基础》作为直接面向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认知而展开教育的课程,其担负着改善学生思想意识,促使学生法律行动的任务,为实现其教学目标,很多民办高校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被运用,同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其具体实践教学中,则存在一些问题。1.教育环境与学生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素质

4、教育的推动下,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学A)能力、知识技能掌握度的统一性提升,成为现代教学的立足点,在其影响下,《基础》课程被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纳入教学之中。就《基础》课程的内容来看,其不仅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三大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宏观性的思想,而iL深入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精神走向、品格素养等微观性因素上,这就对学生树立远大和实际相统一的思想品格创造了有效条件。素质教育条件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在于教学成绩,而且面向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参与教学度、学生认冋转化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

5、,将教学重点放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上,而要实现学生学4能动性,必须把握住人学生的心理特征。现代民办大学生多是90后学生,他们具有超强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观点,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探索与求新,他们具有明显的心理和思想差异,在教学中,必须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符合我大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分析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兴趣爱好、个性表现等,以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学。1.《基础》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基础》课程作为民办院校的思想教育基础性课程,教学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尤其在学生参与程度和实践操作力上

6、,而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而在实际教学中,则会表现出实践性、针对性、互动性不足等问题。(1)教学内容停滞在死教材上。在民办高校中,教学的集中力在于学生技能与知识教学上,而《基础》课程仅仅作为一种次要课程或是辅助性课程被采用,这就造成此课程地位性缺失,引发教育教学投入不足;而虽冇一些民办院校将其作为必修课程,但也仅仅停留在教材教学上,如很多教师全全以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上课教学就是念教材、读理论,而并没奋依据创新思想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与创新,这就造成教材的实际应用性不强,进而影响了学生运

7、用理论分析问题能力的养成。(2)教学方式固定于教师讲课。三尺讲台、一张嘴、一本教参构成民办高校教师教学的全部,冇的时候我们发现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其至不留一点痕迹,这就教学方式,不仅是教学本能的丧失,而且使得学生处于“被教学”的地位,有饽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吋,在媒体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完全借助于媒体文字教学,由讲课文变成“读媒体文字”,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式,必定不能将学生带入课堂,并没有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学理论孤立在专业之外。民办院校从其办校偏向上来看,多是些专业性的院校,而综合

8、性的学校较少,其旨在培养具冇高等教育水平的专业型技能人才,这不冋于普通高等院校,而在教学中,针对专业性的学生,专业课程往往安排一些专业实习基地,这奋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基础》课程与专业性教学偏差较大,而在教学中实践教学的缺失,也影响了《基础》教学效果的实现。(2)教学氛围凝固在寂静之中。和谐、开放、灵动的课堂情境是促使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的重要环境支撑,但是在《基础》教学中,理论较多II抽象,教师组织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之间几乎不存在互动,学生自我见解被埋没等原因的存在,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