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有效性

ID:21532850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研究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有效性 _第1页
研究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有效性 _第2页
研究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有效性 _第3页
研究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有效性 _第4页
资源描述:

《研究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有效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有效性毕来峰(赣州市第三中学数学组,江西赣州341000)摘要: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学习难度的逐步提升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少困难,如何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是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入手,结合学生学习实践和难易梯度,旨在探索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最有效渠道和方式。关键词: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有效性:G633:A:数学属于基础知识之一,而不等式知识属于高中数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同时,也是教师重点教学之一。以往的“以本为本,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

2、现代化的需求,同时学生也早已厌烦该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因此,新时期情况下,教师必须更换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现结合本人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分析,阐述不等式教学的有效性,给予大家一些理论建议和意见。一、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方法高中数学中不等式的学习非常重要,而不等式可分为非严格不等式与严格不等式共同组成。通常情况下,采取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大于等于符号)“≤”(

3、小于等于符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一)针对以往的学习进行回顾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已简单地学过不等式的知识,因此,于学习高中不等式知识点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向学生提问关于不等式的一系列问题,而没有被提问的学生可自己回忆,或者举手回答问题。具体的问题例如:不等式的书写方式、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性质和不等式的应用用途等。课堂开始从提问着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勇气,也能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知识的记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在黑板上进行罗列,并且将学生的回答罗列出来:倘若a>b

4、,则a+c>b+c。倘若a>b,而c<0,则ac>bc或者ac<bc。经过该些不等式的基础知识点回忆,可以开阔学生的逻辑思维,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融入到不等式的学习当中。(二)利用生活案例开展新知识点教学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回顾之后,对不等式的知识点已有一定的认识,针对新课程的导入,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内容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解决,而学生通过思考可探究生活中的奥妙,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案例1

5、:先生的“花乐乐”花店中,4枝郁金香与5枝丁香的价格之和小于22元,而6枝郁金香与3枝丁香的价格之和大于24元,则2枝郁金香和3枝丁香的价格比较?A.2枝郁金香贵B.3枝丁香贵C.相同D.无法比较教师给予学生5分钟的计算时间,让学生融入不等式的计算方法,判断花店中到底是郁金香比较贵?还是丁香比较贵?5分钟后教师可邀请学生上台进行演讲,上台计算的同学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勇气,还能在有压力的情况下突破自己,改变以往羞涩的学习态度,而在台下听的同学能加深对不等式的记忆,同时还能普及一下现阶段市场价格的构成因素,从而完成教育大

6、纲。(三)增加难度练习通过前面的知识回顾以及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后,学生可进行下一步的知识巩固,增加题目的难度,组成小组形式进行探究题目的解题方法。小组以4~7个人为人数,最好为座位的前后左右,方便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最后让小组的组长讲述解题思路,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案例2:教师可采取演示法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一根长方体的木板实施演示,同时还可出适当的条件,让学生利用有效地条件去探究结论。条件:长为a,宽为b,高为c,已知安全负荷和长方体的高c的平方成正比,而与其宽b成正比,和其的长度a的平方成反比。此外,教师可利

7、用实物长方体木板向学生展示,将木板翻转九十度,引导学生摸索,是否长方体形木板的宽度转变为原本的厚度?然后教师可通过问题导入,向学生提问“木板的安全负荷变大吗?为什么?”让学生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努力探索该题目的答案,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定能寻求出各式各样的解题思路。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探究,能进一步加强不等式之间的学习,而以小组形式进行探讨,在推动知识点的强化时,还能加深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情谊,还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和教学的有效性。经过一系列的加深练习,不但能促使学生加深对不等式的

8、理解和掌握,还能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不等式案例,如何运用不等式的方式进行解答,了解生活中的数学魅力和真谛,从而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二、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讲究方法,而高中不等式由于知识点较为复杂,因此,学生更需要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教师可教导学生具体的解题方式,例如:反证法、综合法、比较法、分析法、求证法和逆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