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设计四

《雾凇》教学设计四

ID:2154415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4

《雾凇》教学设计四_第1页
《雾凇》教学设计四_第2页
《雾凇》教学设计四_第3页
《雾凇》教学设计四_第4页
《雾凇》教学设计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雾凇》教学设计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雾凇》教学设计四fntsize=“6”>《雾凇》教学设计四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一、导入新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题(雾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2看雾凇录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出示第二句话(自

2、读、指名读)   4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让我们再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为什么会形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

3、)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遇冷”)  4、那你认为是怎么形成的?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呢?(根据回答,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下加着重号。)  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作者观察

4、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样呢?那么,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有感情的朗读。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  ),笼罩着()。树木()。(),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  )、()。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6、学了,我们知道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点击“形成原因

5、”及“形成过程”,看看网站上是怎样介绍的。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自由浏览点击,欣赏雾凇图片   2多美的雾凇呀!同学们,你想象一下,雾凇还有哪些姿态呢?   3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   4同学们,再次欣赏了美丽的雾凇,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呢?松花江畔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让我们一起赞美一下吧!生:“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

6、导朗读)  五、指导赏背    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1、自由准备(友情提醒:查找本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雾凇)此转载   2、自我推荐  六、评“最佳小导游”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七、总结全,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

7、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丰富,名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下周班队我们举行游大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友情提醒:查找本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雾凇)此转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