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设计二

《雾凇》教学设计二

ID:2154414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4

《雾凇》教学设计二_第1页
《雾凇》教学设计二_第2页
《雾凇》教学设计二_第3页
《雾凇》教学设计二_第4页
《雾凇》教学设计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雾凇》教学设计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雾凇》教学设计二fntsize=“6”>《雾凇》教学设计二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第二时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雾凇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题。   2、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凝结 洁白 晶莹 银光 闪烁    俗称 最初 摄氏度  3、读好句子: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

2、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4、导入:通过初读,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中有这么一句话:    (映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①齐读句子。    ②理解“奇观”:     “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这里应选哪一种?     (映示)观:看;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观点,看法。     那么,“奇观”是什么意思呢?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中哪些描写体现了雾凇景象之奇特的。(在关键词下面加

3、圆点)   2、讨论交流: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卡片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指导朗读)    映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指名读,齐读。   3、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    卡片出示:千姿百态(指导朗读)    “千姿百态”形容什么?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众多的姿态,边看边想像。看完后说一说。(录

4、像显示几组雾凇的画面)    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    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千姿百态!   4、小结: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板书:奇观   、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①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     板书:(严寒季节)雾气——雾凇   

5、  (饱和)遇冷   2、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映示:    雾气是从哪里的?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    雾凇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能不能按上面这样的顺序写?请你想一想,再重新排列。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从哪里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4、带着上述问题,边读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你们读懂了什么?    ①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当年1

6、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     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②雾气是从哪里的?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指名朗读。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     映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

7、这雾气怎么样?(浓)     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涌向弥漫)     再齐读这句话。    ④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    ⑤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映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     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

8、,无声无息)女声读句。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写: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指名读。你感觉怎么样?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