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标准层设计

高层标准层设计

ID:21548779

大小:5.40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0-19

高层标准层设计_第1页
高层标准层设计_第2页
高层标准层设计_第3页
高层标准层设计_第4页
高层标准层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层标准层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调研:标准层设计1.标准层规模及组成标准层平面组合手法2.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规模因素平面规模即标准层面积大小。它将对高层建筑内环境、效益、效率、功能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劣产生重要影响,设计中应参照以下因素考虑:采光要求市场需求防火要求结构要求人均面积要求标准层平面利用率要求采光要求:就小空间办公室而言,采用单面采光其进深不应大于7m;大空间办公室、单面采光其进深不大于12m,双面采光的办公室相对两面的窗间距不应大于24m。市场需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宜采用较小的进深;经济发达地区,宜采用较大的进深。

2、增加标准层面积以适应大、中型公司需求,又可提高有效使用面积系数。防火要求:安全疏散要求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BG50045-95)中关于办公楼的安全疏散有以下规定。(1)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为20m。(2)大空间办公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远的疏散口的直线距离应≤30mm。防火分区要求高度超过50m或重要办公楼(属一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1000m2,不超过50m的普通办公楼(属二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15

3、00m2;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根据防火分区的要求,通常标准层只分为一个防火分区,若盲目扩大面积,将标准层分为两个防火分区,则徒然增加交通面积和消防电梯数量,造价也会随之增加。根据我国已建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及实践分析:平均楼面面积一般选用8~18平方米/人,这样的幅度便于依据高层办公楼的规模层数、办公内容、办公布局方式、办公有效面积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标准层平面利用率即指有效使用面积与标准层面积的比率。通常,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利用率可控制在70%左右,小空间办公室因其交通面积较

4、多可低于70%,大空间办公室可高于70%。标准层理想面积综上种种因素,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面积以1000~2000m2较为理想,采用细胞型或小组型空间的办公楼可取低值,而采用开放式办公空间的办公楼可取上值。应注意无论采用何种办公空间,其标准层面积不宜小于600m2,由于防火分区的规定,最好不要超过2000m2。3.标准层组成元素一、功能学角度从功能学角度来讲,组成要素可以由以下两部分组成:服务部分和受服务部分。1.服务部分:一般包括电梯、楼梯、电梯厅等垂直交通系统;水电管井、空调等设备系统;卫生间、茶水间、垃圾间

5、等辅助服务空间。2.受服务部分:人们大多数时间里主要工作和活动的空间。主要是指办公空间、客房空间、商业活动空间、会议空间等。二、结构学角度从结构学角度来讲,标准层主要是由核心筒部分和框架部分所组成。核心筒部分:电梯、楼梯、设备间、管井、卫生间等,核心筒空间主要是用以抵抗绝大部分水平向风荷载和地震力的结构构件。2.框架部分,指由梁柱组合而成的用以抵抗大部分竖向荷载的结构构件。4.核心筒布置“核心体”与“壳体”相对布置与组织关系而言,反映在标准层中可以有集中式、分散式和综合式三种主要形式以及其它的衍生形式。4.1集

6、中式集中式布置方式是将“核心体”部分集中起来,在标准层平面中独立成区,它与使用部分的“壳体”关系又可分为中心式、对称集中式、偏心集中式和独立集中式等几种。4.1.1中心式核心体与壳体的接触最充分,具有很好的适应性,适合不同面积大小、平面形状、纵横比例的标准层构成。4.1.2对称中心式核心体位于长条形标准层中部,两端布置使用空间,构成左右对称的功能布局。特点是结构横向刚度好,交通方便,采光、通风较好。4.1.3偏心集中式将核心体布置在标准层的一端或一侧,形成偏心集中式布置。在基地较小,总平面布置中人流、车流受到一

7、定限制时常采用这一形式,而且可使核心体部分的交通或辅助房间争取到一定的采光面。4.1.4独立集中式将核心体分置于高层建筑主体之外独立布置,偏心式即转换成独立式,构成高层建筑附贴式独立体量,使建筑有效使用空间更为灵活、完整,不但有利于交通、防火与疏散,而且可构成高层建筑的形体变化。4.2分散式对于每层建筑面积较大或有中庭的高层建筑,结合交通、防火分区的具体要求,将楼电梯、设备间、管井等分散地布置在每个分区的合理位置。这样一来,对于防火安全设计和垂直交通组织较容易地得到满足,而且平面布局比较灵活、造型比较丰富。4.

8、2.1对称分散式在集中式的基础上,将核心体一分为二或以上,演变成具有二个或多个核体部分(两端或四角)的对称分散式。4.2.2自由分散式根据标准层平面形式于功能组织需要,在兼顾结构合理性的前提下,灵活、自由安排核体布局,呈自由分散式布置。如德国慕尼黑海波大楼。4.2.3独立分散式为使建筑内部功能更加灵活和建筑形体塑造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有时将核体部分移出主体之外,独立分散布置,可使建筑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