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沧浪吟卷》反观《沧浪诗话》的误读

从《沧浪吟卷》反观《沧浪诗话》的误读

ID:21562804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从《沧浪吟卷》反观《沧浪诗话》的误读_第1页
从《沧浪吟卷》反观《沧浪诗话》的误读_第2页
从《沧浪吟卷》反观《沧浪诗话》的误读_第3页
从《沧浪吟卷》反观《沧浪诗话》的误读_第4页
从《沧浪吟卷》反观《沧浪诗话》的误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沧浪吟卷》反观《沧浪诗话》的误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沧浪吟卷》反观《沧浪诗话》的误读【】严羽的诗歌创作以及其与《沧浪诗话》的关系,历来少有人关注。其诗集《沧浪吟卷》,长期被认为思想、艺术成就不特高。其实严羽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艺术上也有其特色,本文通过对严羽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的对照研读发现,历来关于严羽诗歌理论的争论都与他本人的诗歌创作并没有达到他心中的理想境界密切相关,如著名的“扫除美刺”说、“崇王孟抑李杜”说与“模仿”说都是建立在《沧浪吟卷》基础上的对《沧浪诗话》的误读,与严羽的本意并不相合。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严羽的诗歌创作实践反观其诗歌理论,对关于《沧浪诗话》的历来有争议的几个

2、问题做再探讨。  【关键词】严羽;沧浪吟卷;沧浪诗话;误读    一、严羽和《沧浪诗话》研究综述  严羽是我国南宋著名的诗歌理论家,也是“南宋的爱国诗人”,他的《沧浪诗话》约成书于1230年,是一部全面而有系统的诗论,被推为宋代诗话的翘秀,对当时和后代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享有盛名。  有关《沧浪诗话》的研究已有约760年的历史,然而严羽的诗歌创作及其与《沧浪诗话》的关系,历来少有人关注。其诗集《沧浪吟》长期被认为思想、艺术成就不高。其实严羽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艺术上也有其特色,尤其通过对严羽创作的探索,有助于深入理解《沧浪诗话》

3、所阐发的理论观点,二者有着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在前人的基础上,本文拟从严羽的诗歌创作实践反观其诗歌理论,对关于《沧浪诗话》的历来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再做探讨。  二、严羽诗歌的主要内容及其反映的思想性格  严羽,字丹邱,一字仪卿,福建邵武人,自号沧浪逋客。生当南宋末季,《宋史》无传。除《沧浪诗话》外,有《沧浪先生吟卷》传世,主要收录诗一百四十八首,词两首。  严羽的诗歌创作题材可分四类:(1)感伤时事、渴望中兴;(2)慷慨壮怀、志在疆场;(3)怀才不遇、浪迹江湖;(4)江山之胜、惜怀之情。严羽诗集中以时事为内容主体的诗篇约占全集的十分之一。 

4、 严羽为人持正疾邪,重气任侠,虽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但鄙视俗儒,不愿科举入仕。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避世隐居是正直的知识分子唯一可行的生活之路。从《沧浪吟卷》看,严羽的思想成分是相对复杂的,儒家思想的熏陶、佛道思想的影响、时代的印记,都使他的理论与诗歌创作罩上了难解的迷雾。  三、关于“扫除美刺”说  后世诗论家大都认为严羽“以妙远言诗,扫除美刺,独任性灵”(《福建通志》卷三九),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沧浪吟卷》充分反映了严羽的爱国思想。他忠君忧国,歌颂大禹(《涂山操》),盛赞“比干之心,朱云之舌”(《雷斧歌》),慨叹“尧舜邀其不逢兮,我之心其孰

5、得而知?”(《放歌行》),羡慕刘备的千秋功业(《梦中作》)。他关心时政,渴望中兴。他同情灾异战乱中的人民,《舟中苦热》写蝗旱给江淮人民带来的灾难。严羽的诗歌题材广阔,思想丰富,词调清壮,内容现实。即使描写隐逸的作品,也时露出时局乱离的无奈。与严羽相交甚深的江湖诗人戴复古赠诗:“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把严羽比为陈子昂和杜甫,这是对现实主义诗人的极高评价,同时代人的言语应该是接近事实的。  四、关于“崇王孟抑李杜”说  《沧浪吟卷》中还有许多描写田园山水风光的诗歌。故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严羽名为提倡学盛唐,准李杜,实则偏嗜王孟。这一问题一

6、直有争论,近年来的研究者多认为严羽并无崇王孟抑李杜的看法。从分析严羽的诗歌创作入手,可以看出,严羽的诗歌尽管也学王孟、韦应物,但主要是学李杜。  从《沧浪吟卷》中可以找到大量明显模仿李杜的诗篇,如《雷斧歌》《剑歌行赠吴会卿》《送戴式之归天台歌》等,而模仿学习李白甚至到了句意相似的地步,如“一片离心寄春水,随君船入浙江潮”(《临川送周月船入京》)。《北伐行》《四方行》《避乱途中》等有着杜甫影响的痕迹,《庚寅纪乱》力学《北征》,神态情词皆似。这都说明严羽不仅在《沧浪诗话》里推崇李杜,在实践也是如此,都对李杜的盛唐高标心向往之,虽不能至。他的家国情怀

7、使他对杜甫崇敬无尚,而碰壁后出世以处则对李白深生同感。至于其部分诗歌明显体现了“偏嗜王孟冲淡空灵一派”的痕迹,甚至也有以禅入诗的所谓“别趣”,那是作家风格题材多样化的表现而已,并非主流。  五、关于“模仿”说  严羽的诗歌有着明显的模仿痕迹,甚者亦步亦趋。沧浪论诗高标盛唐,自然唐人乃其心追力摹的对象。除上文所举受李杜影响的篇章之外,尚有《平寇上史君王潜斋》受韩愈《元和圣德诗》的影响,《山居即事》《空斋》等受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的影响等。胡应麟认为严羽“识最高卓,而才不足弥”。严羽亦有自知之明:“仆于作诗,不敢自负。”由于其持“诗有别才,不关于学

8、;诗有别趣,不关于理”之说,故只能“摹王、孟之余响,不能追李、杜之壮观也。”钱钟书说他“论诗着重‘透彻玲珑’、‘洒脱’,而他自己的作品却粘皮带骨,常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