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ID:21572818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_第1页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_第2页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_第3页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_第4页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杜辉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杜辉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杜辉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杜辉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杜辉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基金项目:本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GL037),北京市教委项目(TJSHS201311417006)、北京社科基金项目(15JGB058)和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面上项目(SM201511417010)、北京学研究基地科研项目(SK50201402)的支持和资助。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转型和升级压力

2、加大,而我国早在1998年就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借助创新帮助企业加快转型速度,提高转型效率,巩固转型效益是较好的路径选择。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科技创新型人才在扩大科技开发合作、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科技与社会融合发展方面有独特优势和资源。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更是强调“科技创新推动国家发展,科技人才是关键”。实践证明科技人才的引进、成长、生根和结果,既离不开自身的艰苦努力,同时更需要有人才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和环境予以支持,如美国移民小组曾通过法案,撤销外国科技人员在美工作限制;英国政府向信息技术人才放宽“劳动许可证”制度;反过来,

3、以色列这个被称为“科技创新温床”的国家,其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4年的15位下滑至2015年的22位,世界产权组织认为其在人力资本方面的得分较低,环球网的报道称以色列的移民政策亟待改变,以方便科技公司引进人才进而弥补人才短缺问题。20世纪八十年代的情境学习理论将个体、社会和环境等置于统一的整体中,认为知识是在真实的情境中经由与他人和环境等的相互作用而获得,而在团体氛围中个体所获得的知识又塑造和发展着他的共同体,以促使组织中个体的共同发展和组织的发展。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而人才需要平台和多方面的支持,更需要成长环境和土壤的生态支持。为此,本文提出从科技创新型人才开发培养的政府责任、

4、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出发,构建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建立科技人才个体与环境的密切、良好的互动关系,全方位、全时空、资源多元化培养开发科技创新人才。一、科技创新型人才开发与政府责任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工作时强调“要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2015年3月由科技部人才中心联合北京市科委、天津市科委及河北省科技厅在北京共同举办2015中国科技创业人才投融资集训营活动,提出要致力于培养国家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种种举措都显示出政府对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可以说没有人才,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转变人才工作的理念,开阔工作视野,不断提高人才

5、工作水平以往的研究和调研发现,政府已经制定了较好的人才政策,但是在执行力度和效果差强人意,归根到底是对人才的关键和核心作用认识不够,没有从观念上彻底转变对人才的看法,对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和对高层次优秀人才及其成果的尊重,不满意年轻的科技人才获得快速的认可和晋升,还是沿用老旧的办法,简单、粗糙地对待人才。所以转变观念决定着工作开展和部署的进度、力度和效果。比如对于获得重大成果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给予破格提拔和晋升,委以重任,提供更完善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鼓励竞争,鼓励创新,树立先进和典型,鼓励“能者为师”。2.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目前,

6、总体来看,我国的人才总量比较充裕,但是在地区、行业等方面分布不均衡。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较多,创新性较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大,而经济落后地区因为缺少吸引人才的一系列措施,其人才状况令人担忧。从行业分布来看,国家前期重点推动和奖励的高科技行业的人才都得到了飞快的增长。所以政府在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以德国为例,政府致力于建设世界上最能吸引人的研究人员的国家,积极推进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企业研发投资,确保高科技创新优势,从而大大提高了德国企业人才的素质。而美国则是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大量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同时又大力培育国内人才等构建了自身的人才队伍

7、优势。3.把握人才实际需求,充分激发人才活力与创造力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在不同阶段、不同组织中的实际需求是具有差异性和动态性的,根据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激励政策是满足人才需要,激发人才活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整合现有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建立不同区域统一的人才服务网络,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从而注重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的了解和解决。同时完善和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各项资助计划,加大政府投资,为高层次创新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