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的思考

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的思考

ID:21587316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的思考_第1页
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的思考_第2页
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的思考_第3页
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的思考_第4页
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的思考【】高校就业困难群体通常指由于心理、身体、经济和学习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群体。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对自身职位定位不准、学校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和社会主观偏见,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主要途径必须提早发现并做到全程化和针对性的指导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自我思考和定位,以不断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  【】G632【】A【】1674-4810(2012)11-0053-02    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相对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一般是指在心理、学

2、业、综合素质、身体、经济等方面处于弱势的毕业生。这些特殊群体目前在高校中人数较多,让他们顺利就业,直接关系高校发展。本文从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概念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重点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难的原因,以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找寻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及其主要构成  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理脆弱的毕业生  现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百般呵护,对社会、对人际怀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与认识;从小受到的应试教育压力,缺乏其他方面的锻炼,单调

3、的生活经历可能使他们的心理年龄小于实际生理年龄,心理发育成熟远远落后于知识与智力的进步;心理成熟的滞后,使当代大学生心理负担过大。这类群体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自卑、压抑、烦躁等心理障碍。  2.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  这部分学生占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绝大部分,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家庭生活困难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主要涉及来自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生活保障低下的家庭。他们为了求学使家庭负债累累,大部分需要借助于助学贷款完成学业,自身背负着债务,因而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巨大的就业成本对贫困生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只求较高

4、待遇,想尽快还债,或因经济困难而没有等待时间,不得不接受不合适的工作等。  3.学习能力不强的毕业生  人的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其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的重点依据。这一群体学生由于主观努力程度低、学习目的不明确等个人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无法正常毕业或成绩达不到标准。同时,也存在欠缺基本的理论知识,缺乏吃苦精神和专业技能等,因此不能胜任就业岗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特别注重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考核,但有部分毕业生自身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能力不高,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不强导致在具体工作岗位上不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因此加重就业困难。

5、  4.社交困难的群体  社交困难群体是指因人际交往能力差而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这部分毕业生群体,在与他人交往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焦虑、恐惧,以致局促不安、语无伦次,对自我成功的认同少,个体缺乏自信,总认为“我不能”,从而产生低自信行为。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但不善人际交往,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也有可能由于性格、秉性、成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自卑及不善交流。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很大程度上会考察应聘者言行举止等方面素质,可见人际交往能力低会给大学生求职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原因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其主要成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6、1.自身职业定位不准  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能力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是导致形成就业困难群体的原因。同时,大学生自我定位越来越模糊,正是由于定位的模糊才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部分原因在其自身定位不清,价值导向产生错误,从而在求职道路上走得更艰难。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自身没有契合自身特点和能力进行思考,导致职位定位没有做到有效匹配,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概念模糊,而学历与报酬的高低,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由于自身条件和不务实的选择,工作机会一个又一个从身边溜走,从而出现就业困难。  2.学校就业指导

7、力度不够  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工作执行效果不佳和针对性不足的情况。广东省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工作,每年针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开设不同提升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员的选拔多数以自愿报名择优选拔为原则,对于一些内向消极不主动寻求帮助的就业困难同学不能深入挖掘,实行针对性指导与帮助;集体教学,缺乏互动交流,缺乏对学生个体化教育与辅导;同时就业指导人员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也给针对性指导的执行造成现实困难。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契合高校实际,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提高就业指导的执行力。  3.社会主观方面偏见

8、  毕业生因身高、容貌、性别等情况,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苛刻要求,而被排挤在就业大门之外,失去了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