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ID:21604712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_第1页
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_第2页
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_第3页
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_第4页
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目的:寻求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减压范围,固定融合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总结74例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平均年龄54.5岁,平均病程54个月。手术方式:A组:全椎板切除减压17例;B组:椎管间开窗+根管扩大43例;C组: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14例。结果:74例平均随访72个月,三种手术方式的优良率分别是75.7%、91.8%、77.7%。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2%、10.3%、18.5%。结论: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日常生活程度决定手术与否。CT和MRI等影像检查显示的狭窄与

2、症状、体征是否相符决定手术范围。全椎板减压与腰椎失稳是决定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的指征。  关键词:神经根管减压;腰椎管狭窄症  :R681:A:1004-7484(2012)06-0009-02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统一的术式。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999~2010年收治的74例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对其诊断与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减压范围,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等问题  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4例,男性43例,女性31例,年龄36~81岁,平均58.5岁。病程6个月~23年,平均4年7个月。其中腰椎管狭窄

3、伴椎间盘突出34例,伴腰椎不稳或滑脱19例。狭窄为单节段21例,两节段40例,三节段以上13例。所有病例均有腰痛和下肢疼痛麻木症状。其中间歇性跛行64例,行走时臀部及下肢麻木,胀痛,肌肉抽搐60例,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34例。小腿外侧或足背外侧或肛周区痛觉减退62例。症状体征在单侧32例,两侧交替58例。  1.2影像学检查:CT检查74例,MRI检查62例。根管狭窄以椎弓根平面侧隐窝矢径为标准,最窄1.0mm、最宽3.0mm、平均1.7mm,单节段狭窄21例,相邻两节段狭窄40例,非相邻节段狭窄17例,三节段以上狭窄13例,合并椎间盘

4、突出34例,中央椎管狭窄31例,CT显示关节突增生肥大内聚,椎管呈三叶草形。腰椎不稳19例,腰椎前屈-后伸侧位X线与相邻椎体平移超过4mm,成角>10度,正位的腰椎侧凸或旋转畸形。  1.3手术方法: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插管。用脊柱手术架,术前置尿管保留,术中开放尿管,以避免膀胱充盈。俯卧位,后正中入路。74例共采用三种手术方式:①A组17例,中央椎管狭窄采用全椎板切除+肥大关节突出部分减压;②B组43例,椎板间开窗+神经管减压。③C组14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行全椎板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以上病例若同时合并

5、椎间盘突出则予以摘除。  1.4术后处理:术后置负压引流,24h引流量<50ml拔除,常规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3~5d,7d后开始腰背肌锻炼。A组术后卧床一个月;B组视开窗及根管减压情况而定,单节段的卧床一周,多节段或两侧开窗的卧床2周;C组卧床一周,带腰围下地活动。  2结果  2.1疗效:获随访并且资料完整74例,随访时间6个月~14年,平均73个月。疗效评定根据Steauffe[1]临床疗效标准评估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表1三种手术疗效比较(n)  组别n优良可差优良率(%)  A17753275.7  B4

6、33183191.8  C14742177.7  2.2并发症:术中因神经根损伤致足下垂1例。足趾感觉异常2例。术后3~12月恢复。硬脊膜损伤伴脑脊液漏5例。术后2~4周痊愈。大量瘢痕造成椎管狭窄5例。全椎切除致腰椎不稳4例。再手术6例。并发症发生率占总手术的15.8%,各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2。  表2三种手术方式并发症比较(n)  组别N并发症发生率(%)  神经  损伤脑脊  液漏瘢痕  狭窄腰椎  不稳  A17023427.2  B43411010.3  C14121018.5  3讨论  3.1手术适应证: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临床

7、症状  并非完全一致,切不可单凭CT或MRI片决定手术。笔者在临床上经常看到患者影像学上可见明显的椎管狭窄。但并无症状,虽有些患者症状轻微,无体征,经卧床休息,理疗和药物等治疗症状很快缓解,根本不需要手术干预。若出现下列对日常工作生活影响严重的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1.行走不足100米即出现腰痛或下肢痛麻木症状,影像学提示有骨性或非骨性因素导致相应的神经根卡压;  2.鞍区麻木,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影像学提示有骨性或非骨性因素导致中央椎管狭窄;  3.顽固性腰痛影响工作与生活,X线检查显示腰椎失稳,滑脱,侧凸,旋转。  ④腰痛伴一侧或

8、两侧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退,膝反射,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3.2减压范围的确定:有效的椎管减压,则是将突出的椎间盘,增厚的椎板及黄韧带切除,或将增生内聚的关节突出部分切除。比较理想的椎管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