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ID:26573667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_第1页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_第2页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_第3页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_第4页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_第5页
资源描述: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李德平,鹿均先,熊传芝【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植骨融合内固定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植骨融合内固定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平面或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出现的临床症状。腰椎管狭窄是脊柱退行性疾病,往往伴有退行性腰椎不稳和腰椎侧弯。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发病率明显增多。为提高

2、手术疗效,现就DLSS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融合内固定等方面进行综述。  1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DLSS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自行中止发展或得到改善。因此,发病后应先行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加剧,出现以下症状、体征时,才考虑手术治疗。(1)自觉症状明显且持续性加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2)明显的神经根痛和明确的神经功能损害,尤其是严重的马尾神经损害;(3)进行性加重的腰椎滑脱、侧凸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即使出现上述症状,亦有保守治疗好转的报道。Johnsson等

3、[1]对63例有手术指征并建议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成3组进行对比研究,19例中等狭窄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行手术;4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中等狭窄30例、重度狭窄14例。随访3年进行临床检查评价,结果为:保守治疗组加重1%、无变化37%、改善58%;中等狭窄手术组加重0%、无变化36%、改善63%;重度狭窄手术组加重1%、无变化29%、改善64%。保守组平均随访3年,手术组平均随访4年,认为各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DLSS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有不同程度下降[23],严重者需再次手术治疗。一项9664例10年再手术率的调查显

4、示,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后1、2、5、10年的再手术率分别是2%、5%、8%和11%[4]。目前认为进行性神经损伤及马尾损伤综合征为绝对手术适应证。  2手术方法  DLSS手术的目的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非治愈。通过手术的方法去除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的压迫以达到缓解症状,椎管减压是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可同时行减压融合或减压融合内固定。腰椎管减压术式文献报道很多,基本上分为广泛椎板切除和有限减压两类。  2.1广泛椎板切除减压直到近期为止,全椎板切除还是标准的减压术。主要适用于:(1)多

5、种原因造成单一平面的严重椎管狭窄,硬膜囊需要足够的减压;(2)多节段的、多平面的严重椎管狭窄;(3)狭窄节段腰椎不稳,需要行植骨融合内固定。然而,全椎板切除破坏了腰椎后部结构,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瘢痕挛缩可引起狭窄,出现临床症状,远期疗效常下降,且有腰椎不稳等并发症[5]。于是,越来越多的医师倾向于用有限减压的方法进行治疗。  2.2有限减压近年来强调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有限手术,不主张单一全椎板、大范围减压的手术治疗。主张以较小的手术创伤,达到彻底减压,并能维持腰椎稳定,保留小关节的扩大椎管减压术。有限减压

6、可以对单一平面或单一神经根进行减压,保留较多后部骨及韧带结构,较多地保留了脊柱后部的骨韧带结构。从理论上讲,该术式可减少发生术后脊柱不稳定。已有报道其中、远期疗效优于全椎板减压[23]。对单侧症状患者,可以行单侧减压,双侧症状者在双侧减压同时可以行神经根管减压,目前主要术式有单侧或双侧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开窗潜行减压、桥式开窗减压等多种形式[23,6]。以上术式虽然保留了脊柱后部结构,减小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但有减压不彻底的顾虑。因此,许多学者设计了各种椎管成型术,既保留了脊柱后部结构,维护了脊柱稳定,

7、又可以进行彻底减压。Yucesoy等[7]应用翻转椎板成型术治疗DLSS,临床疗效满意,并经尸体测量证实可明显增加椎管的截面积和椎管的矢状径。Adachi等[8]用椎板切除回植成型椎管扩大术治疗DLSS,临床效果满意。郭立新等[3]对48例单纯性DLSS患者分组进行椎板切除术、椎板开窗术和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术后进行Osicroendoscopy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DLSS的疗效,认为两组疗效相近,但MED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短期疗效较好,而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

8、察。  3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20世纪70年代椎管减压的方法是常规全椎板切除,有研究提示,减压后同时行植骨融合术有更好的疗效,80年代开始同时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植骨是纠正原有腰椎不稳和减压后可能出现不稳的重要措施,尤其对广泛的减压术后,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12]。融合的具体指征主要有:(1)全椎板切除后,同时伴有50%以上的小关节突切除者;(2)双侧50%以上关节突切除或单侧全关节突切除;(3)术前行腰椎过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